政府审计促进金融防范的作用
何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阳,. 政府审计促进金融防范的作用[J]. 财会研究杂志,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832.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步伐显著加快,这一趋势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态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察觉。当这些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逐渐累积,其潜在的破坏力足以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对整体经济稳定构成重大威胁。鉴于此,政府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功能显得尤为关键,它必须将防范金融风险置于核心位置,视维护金融安全为首要且不可或缺的使命,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关键词: 政府审计;金融风险;金融防范
DOI:10.12721/ccn.2024.157832
基金资助:

1引言
金融风险防控是金融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审计的领域不断扩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作用。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和基石,其自身所具备的揭示、抵御和预防的免疫功能对金融风险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在此背景下,政府审计对于提升银行业经营的稳健性、构筑金融风险的防火墙以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2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的方向,要求紧盯财政、金融、政府债务、企业海外投资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与潜在风险,尤其是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强调审计机关需保持高度警觉,从根源上筑牢金融风险的防控堤坝。综上所述,政府审计通过其不断拓展的职能范围与强大的风险防范能力,正有力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金融风险测度
金融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量,Jorion (1996)提出了在险价值(VaR)方法,该指标刻画了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资产组合在特定时间段内可能遭受的最大期望损失。然而VaR方法无法正确刻画尾部事件下的预期损失,于是,Adrian(2011)提出了CoVar测量方法,将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定义为以机构处于困境为条件的CoVaR与机构中位状态下的CoVaR之间的差异。而这种方法也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周亮(2021)采用Diebold信息溢出网络分析机构间CoVaR的溢出特征识别并分析系统性风险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步骤,研究发现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非常紧密,且银行业是最主要的风险溢出源,而证券业的净溢出值会在风险爆发时显著增加。除了运用CoVar方法作为VaR方法的替代方案,Acerbi(2002)提出了期望损失(ES)方法,并认为这一方法满足一致性的同时具备更高的尾部敏感性。Acharya(2010)基于期望损失,得到了系统性风险期望损失(SES)和边际期望损失(MES)两种新的测量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对于SES和MES方法的比较,Acharya(2017)认为SES增加了机构的杠杆率及其边际预期缺口(MES),即其在系统损失分布尾部的损失,但MES只适用于事后研究,无法事前预测本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后来有学者提出了其他测量方式,Brownlees &Engle(2017)提出了动态观测风险指数 SRISK 来衡量单一金融机构在严重市场不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缺口,并将其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衡量指标。Varotto&Zhao(2018)以SRISK和ES等合成的综合性指标完善研究。
对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量,Delis 等(2011)使用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银行风险。于一和何维达(2011)等使用不良贷款率来衡量银行风险。张雪兰(2012)使用贷款损失准备和贷款减值准备占贷款总额的比值作为银行风险的代理变量。Houston(2010)、徐明东和陈学斌(2012)、刘晓欣和王飞(2013)、陆静等(2014)等均使用 Z值作为银行风险的测度指标。江曙霞和陈玉婵(2013)使用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例作为量度银行风险的指标。
3政府审计促进金融防范的作用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到突出位置。国家审计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宏观性和全局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审计在影响金融风险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政府审计对宏微观经济主体监督功能。王爱国(2016)指出国家审计发挥了解、检查、揭示、预防和完善等功能以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张筱(2022)以金融审计为例,与监管部门为参照进行对比,发现国家审计拥有的制度优势,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监督效能,成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防线。第二类为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杨书怀(2016)指出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政府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的现实选择。张凤元(2020)、万静芳(2022)等指出政府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分别为预防性功能、揭示性功能和抵御性功能。张曾莲(2021)实证检验了这三大功能对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并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预防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许奕(2022)从“免疫”系统理论的视角入手,分析如何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过程中开展国家审计,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结论
在各国经济体系中,金融业普遍受到国家审计的高度关注,被视为支撑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保障金融市场的顺畅运作,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稳健增长的前提条件。反之,国家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增长,也为金融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国家审计在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先决条件,还通过其监督与评估功能,积极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进而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注入动力。政府审计能够通过审计或调查的方式,收集经济、金融活动相关的信息,进而整理分析,找出可能威胁金融安全的风险源或风险点。这种系统性的监测有助于提前发现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问题,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依据。而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可能滋生巨大金融风险的事项时,会提前介入,防止风险的进一步积聚和扩大。这种预防性的介入有助于将金融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例如,政府审计机构可能会发现某些金融机构存在违规操作或风险管理不善的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政府审计不仅关注具体的金融风险问题,还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在金融活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有关基础制度设计、政策制定、金融监管中的缺陷,以及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点,政府审计机构会提出相关的建议或意见。这些建议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
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各国均对金融行业的稳定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对金融市场高效运行的追求上,更强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形成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金融行业需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寻求稳定,同时,在稳固的基石上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5参考文献
[1]张雪兰,何德旭.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研究,2012,47(05):31-44.
[2]周亮.基于CoVaR溢出特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02):40-54.
[3]徐明东,陈学彬.货币环境、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2(07):489+50-62.
[4]刘晓欣,王飞.中国微观银行特征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检验——基于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09):75-88.
[5]江曙霞,陈玉婵.货币政策、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2(04):1-16.

作者简介:何阳,女,1998年1月生,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审计。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