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新课改背景和“双减”政策同步实行时,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初中化学教师设计出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方法,显得极为重要了。这就可以使教师更迅速、更高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是一个从根本上影响教学质量的举措。当今有很多教师依然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过度依赖教科书、习题,运用题海战术,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变为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这时就需要化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这个教育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充满神秘感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化学很感兴趣,有些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厌学心理。化学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能够巧妙地设置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困难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引导,让学生把这种阻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活跃的课堂表现出极大的友好性,很多学生表示对化学课中一些口诀比较感兴趣。因此,化学课的教学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吸引学生参加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例如,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转化一下教学目标来解决这样的弊端。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元素可以通过小段口诀礼记忆: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这样短短的五个字,就可以记住究竟有哪些元素。同样也可以这样记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这样顺口的口诀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运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启发学生去思考
很多同学和教师都反映过,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还是化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并且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可以直观、生动地表现出一些化学现象,这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把课程和实验结合,通过在实验中掌握知识点。实验靠的从来不能是想象,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化学实验的现象、原理,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化学的内涵。【2】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这两个概念时,就可以先进行一个实验的演示,教师准备几个小实验:①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②加热碱式碳酸铜;③纸张的燃烧;④冰的融化。观察这四种现象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概括一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化学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像在学生操作实验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量筒读数时就会俯视或者仰视读数,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俯视或仰视读出的数值与实际数值比是偏大、偏小或相等?这时学生就会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化学,爱上化学,在课堂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合理运用资源,提高教学的质量
随着当今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教学辅助工具也变得越来越高科技,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工具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初中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使得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进步了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给予的各种资源,如:图书、文献等等,借助他人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确保资源的合理运用是每个学校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化学实验设备的合理使用也很重要,这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起,才能保证化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推进。
只有不断整合资源,才能确保课堂的教学质量。化学课除了教师口头讲授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通过实验加强理解。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校还不能达到做许多高难度实验的程度,他们只是做一些基础简单的实验。许多稀缺的化学性物质,危害性极高的化学物质,腐蚀性极强的浓硫酸、盐酸,只有在专业性强的实验室才能实现,这就对化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实验视频,将各类视频资源加以整合后展示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完成一些危险性极高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项实验。通过合理地运用各项资源,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化学教师设计出一个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对于化学课堂、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设计的层次和质量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双减”政策的实行,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减负不等于没有作业,减少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更少的压力来让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秋月.“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1(07):7-9.
【2】程樑.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