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提高的方法
吕佳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佳星,. 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提高的方法[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摘要: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来说,一个样品从开始检测到数据完成,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影响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度的相关因素,探讨了相关提高方法。
关键词: 食品质量检测精确度结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基金资助:

食品质量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和消费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检测结果质量对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可以说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食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发和实施,食品安全性越来越被重视,这里结合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有关影响因素,有针对分析了有关应对和解决方法。

一、影响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检测方法不合理

1.1、抽样方法不科学

抽样是食品检验工作开展的第一步,是食品检验结果的保证基础,也是整个食品检测工作得以开展和形成的关键。抽样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食品检测安全与规范性,且选择目标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且抽样数量要明确的分析。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食品检测抽样工作的开展十分随意,没有抽样检验之前设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策略,导致抽取样品不具备代表,从而导致食品质量检测结果无法反应整个食品的真正结果。

1.2、分析方法不科学

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在检测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食品材料综合考虑和分析,选择科学的食品检验方法。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食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在这些食品检验标准的引导下,食品检验的结果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严谨的特点选择检验方法,使得在具体检验中各种方法混乱,因此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不准确现象。

1.3仪器不先进

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仪器设备,由于目前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仪器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加上天气、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干扰,使得仪器精确度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质量问题。另外,也有一些检测仪器在购进和应用的时候本身出现了质量问题,造成检测结果不精准。

2、检测人员素质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还存在经济不发达、技术欠缺的现状,由于缺乏高级食品检验人员,相关部门为了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得不降低聘用标准,这些水平质量检验人员专业技术欠缺、素质不高、知识水平优先,导致在食品质量检验中出现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虽然目前《食品安全法》已经全面应用且趋于普及,相关法律政策虽然对质量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很多食品质检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不太严格,缺乏接班的职业道德素质,在遇到一些自身利益冲突的质检时间的时候,往往无法客观判断,存在个人主观意识,这就导致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出现不精准。

二、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的方法

1、提高样品制备和抽样水平

样品制备时要充分混匀,固体样品制备要充分破碎,使待检成分更易于被检测到,例如茶叶、饼干等的质量检测。液体样品应分情况制备,对于具有可溶性添加物的样品,若需要对添加物进行检测,则取样前要充分振摇;无需检测可溶物时可先振摇,然后用滤纸过滤。例如对酱油、醋等液体样品的检测。混合型食品样品制备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主体部分。保健样品的制备例如胶囊等具有外壳的产品,需要选取壳内的内容物进行检测;啤酒的浊度检测需要将气体先去除,但不需过滤,而在进行酒精度与原麦汁浓度啤酒在检验浊度时要除气但不过滤,而检测酒精度、总酸以及原麦汁浓度时则要除气和过滤。抽样时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数量选择适当的抽样方式和抽样数量,尽可能从代表性较高的样品中选择,抽样工具要保持干净,避免混入其他杂物以及有害物质,以免影响检测的结果。抽样过程中要保持原有食品样品的各项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状况,防止样品污染。

2、提高检测仪器和试剂的质量

必须保养好食品质量检测的仪器,保证检测用试剂的质量。对于天平等能进行自校的仪器需每周自校一次,其他不能自校的需定期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校正,做好保养工作,使用之后要将仪器调回最初的状态,例如移液枪使用后要调回最大档程,并放回原位;食品检测用的试剂对检测结果具有很大影响,因为试剂与食品混合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试剂的用量与试剂质量都对结果起着决定作用。试剂用量过多,可能改变反应的类型,而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实际,往往会增生很多副反应,从而影响对结果的判定。

3、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检验方法中的第一法为仲裁法,当检测结果引起争议时要采用第一法。有的食品质量检测可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有的也能采用化学分析法,但一般优先采用仪器分析方法。检测不同食品中同一种成分时,由于食品性质不同,因此采用的方法也不大一样。例如,检测牛奶中的钙含量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而检测保健品鹿产品胶囊中的钙含量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因为采用火焰法会对测量结果带来很大误差。4、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作为质检人员,首先应该具备相关的食品质检知识,对国内外食品质检工作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质检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因为操作的熟练度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避免带来人为的偶然误差;最后,质检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识,意识到自身职业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所负有的责任,杜绝违背职业道德的一切行为。只有确保质检人员具备以上素质,才能充分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5、实验室环境的要求

在食品各项理化指标的检验中,环境因素往往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反应的检测。例如,当对样品采用容量法分析时,通常规定在20℃室温条件下进行,此时需要对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进行温度校正,以消除温度对溶液体积所造成的影响。对液体混合物中多种成分进行定容时,也要确保在同一温度下进行,避免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而对于液体样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检测,校正温度通常为10℃-30℃,如果没有控制好校正温度的范围,则得不到正确的校正值,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三、结束语

在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年代,食品质量检测更应该引起重视,要规范食品质量检测标准,加强从检测仪器到质检员的管理,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地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赵玮玮. 浅析如何将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精确度提高的方法[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12):364-364.

[2]任丽云. 略谈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精准度的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00(002):63-63.

[3]岳福鹏. 探究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 No.289(30):85-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