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在东北地区较为常见,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同时此种苗木是二级受保护野生植物,其具备较强的持水性能,并且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红松林能够对砂质土的贫瘠状态进行改善,为社会发展创造很多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
1.红松幼苗的培育技术分析
1.1合理选择苗圃地
在选择苗圃地时,需要保证位置处在相对平坦的区域内,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可以是平缓的斜坡。由于对种子的发芽及生长来说,土壤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为种子和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为了保证苗木得到充足的营养,需要提高对土壤条件的重视。通常情况下,与其他土壤条件相比较而言团聚体结构的土壤拥有更好的渗透性及通气性,同时具备较为合适的温度条件,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提供便利,从而使得有机物得到有效分解,增强土壤的肥力,并且在开展灌溉作业过程中,存在均匀的渗漏,对种子的萌发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同时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发育。选择的苗圃地时,应该远离污染源,优先利用河流以及水库附近的区域。
1.2科学选育红松种子及红松幼苗
选择红松种子或者红松幼苗的过程中,需要优先利用质量较高的种子。首先,在红松树林中取果,或者在雪地里寻找球果,经过风干环节,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脱粒和筛选,选择粒径较大的种子;其次,做好净种工作,将筛选出来的红松种子在水中进行浸泡,时长约为24h,之后将处于漂浮状态的种子剔除,从而获得优质的红松种子;再次,采取有效手段,做好红松种子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现霉变等现象,影响正常使用,之后将种子与适量的砂子进行混合,为发芽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进入种子的催芽阶段,由于红松种子拥有相对较长的休眠期,如果缺少了催芽环节的配置,容易导致在春播过程中,出现不出苗或者出苗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催芽可以让红松幼苗及种子的质量得到保证,提高实际出芽率及成活率。
1.3培育环境管理
通常情况下,红松种子从种植到发芽需要约1个月的时间。如果环境温度在16℃以上,则将此阶段称为旺盛萌发期,为了保证种子得到正常生长,需要种植人员提高对洒水防旱工作的重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鸟类的啄食,有效保护红松幼苗。在幼苗期,幼苗的生长速度很快,但是却对旱和热缺乏抵抗力,需要利用水分进行降温,并减少阳光直射的情况,做好及时的松土以及覆土工作。在红松幼苗形成端芽时,会出现生长速度减慢的情况,具体的持续时间约为2个月。针对此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待到第二年,合理起出一年生的红松幼苗,并做好按垄栽植工作,使得幼苗拥有充足的养分及阳光。
1.4木质营养盒的制作流程分析
选用的木盒规格通常为25cm×15cm×15cm,主要利用木板拼接得到,在侧面木板的下方预留2cm左右的缝隙,为幼苗日后根系的伸出做充足准备。种植人员需要对两年生优质的红松幼苗进行优先选择,并将其栽培到木制盒中,在苗圃地中均匀摆放此类木制盒,为了后期的浇水及除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种植人员需要在木制盒上面进行覆土,约1年的时间后将木制盒取出,将培育好的红松幼苗运输到造林区域,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优质营养土的有效选择方法:营养土是专门为苗木生长发育而制备的底土,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物质。通常由肥沃的土壤和腐烂的肥料组成。营养土最好是要有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三分之一腐殖土和三分之一园土,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在营养盒内装满营养土,注意避免营养土从缝隙中洒出,待容器苗生长到1年左右整体移植。
2.木质营养盒造林技术分析
2.1木质营养盒造林密度的合理明确
在种植地进行全面清理后,沿等高线整理成规格50cm×50cm×40cm的穴状整地。挖完后,填土到半个洞左右,施用特种复合肥0.2公斤,每孔2公斤,与回填表土充分混合,然后填土至全孔种植,最好在造林前1个月完成。红松造林密度以株行距为3m×3m较为合适。
2.2木质营养盒造林地整理及造林流程分析
由于我们是要在砂质土上培育红松苗,难度较大,将红松苗与木质营养盒一起移植到砂质土中。砂质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在砂质土上育苗的成活率极低,尤其是红松这样对土壤要求高的则是难上加难。首先,清理土壤碎片,浇灌土壤,破碎土壤,然后将选好的带有红松幼苗的木质营养盒整体埋入穴中。时间长了木质营养盒在土内就腐烂掉了,也成为幼苗的养分,还不限制红松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因为造林时幼苗根系几乎没有被破坏,所以造林后不用缓苗,就可以直接生长。
2.3幼林地的科学管理措施
木质营养盒幼林地的抚育管理植树造林后应注意抚育管理。一般来说,造林后,应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抚育,连续三年。抚育内容包括除草、追肥、松土、培土等。第一次抚育和追肥是在造林年的7月和8月进行的,复混肥在第3年至第4年施用0.25kg,追肥时在幼树两侧挖浅沟施肥,施肥后及时覆盖土壤。
结语: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及城市化发展而言,需要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了让生态平衡得到有效调节,各地区应该不断扩大绿化面积,而植树造林工作必不可少。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过程中,红松的利用较为广泛,为了提高红松种植过程中的成活率,应该采用合理且有效的木制营养盒培育技术,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红松种子,保证优质种子的筛选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从而提高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尉永庆.红松幼苗的培育及管理[J].吉林农业,2018,434(17):102.
[2]冯丽.容器育苗造林技术[J].速读(下旬),2016,(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