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测中对质量把控的策略
李吟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吟双,. 食品质量检测中对质量把控的策略[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摘要:
现阶段,在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通过科学地加强食品质量检测水平,利于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保证食品检测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分析,本文总结了食品质量检测的意义,探索了食品质量检测中提高质量把控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分析能全面加强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应用效率。
关键词: 食品质量检测质量把控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基金资助:

引言

食品质量检测过程,要重视结合具体检测内容,科学的优化检测技术应用方式,全面地开展检测数据的分析,有效的保证检测质量。通过实践分析,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实际,从多方面研究了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水平的途径,旨在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建议。

1食品质量检测的意义

1.1保障消费者健康

安全和健康是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诉求。对于食品来讲,其生产的工序包括很多,比如原料的加工,包装、运输,出售等。为了让食品能够保质保鲜,负责生产的厂家会在食品当中添加各种类型的防腐剂,如果生产的环节有所遗漏就会让食品产生安全问题,从而危害着消费者的人身健康。而运用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能够将食品当中的质量问题检测出来,以此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降低食品安全的发生几率。

1.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食品安全有关。所以企业要明白生产绿色安全食品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强化食品质量管理,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客户基础。除此之外,应用较为先进化的检测技术来检测食品安全性,并且能够控制不合格的产品,而且还要让原材料成本得以降低。

1.3实现良性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良性竞争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利。所以,把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积极重视起来,能够让食品流通的优质性得到保障,促使食品中企业能够严格控制好生产环节和质量检测环节。同时通过检测食品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涌入到市场。

2食品质量检测的内容的要点

2.1对微生物致病菌的检测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多,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食用者若吃了含有微生物的食品,就会损伤到肠道系统,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是引发疾病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比较多,食品中含有的微生物也不同,所以就会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为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检测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不同微生物病菌的检验工作,保证流入市场的食品能够符合安全检测的质量标准。

2.2对添加剂的检测

在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食品添加剂,一方面要肯定食品添加剂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前,先要对质量和使用的限量做详细的检验,保证食品添加剂符合标准和食品生产安全法则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好用量。多数企业如今为了让销量和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添加剂方面可能存在过量使用的情况,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所以食品质量检测的时候,必须全面检测好多种含量,预防不合格的食品涌入到市场当中销售。

2.3对生物毒素和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有的食品通常含有生物毒素,在检测生物毒素的时候,目前主要采用的是ELISA试剂盒的方法。很多农作物为了让生长速度不断提升,也为了做好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普遍会采用一定剂量的农药。而一旦农药是过量的使用,就会存在残留,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要严格对农药残留物做详细的检验。食品质量检测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依据新时期的检测标准,全方位地做好检测工作,从而真正确保食品的安全。

3食品质量检测时的技术要点

3.1控制好食品检测中样品抽取及制备

进行食品检测的时候,检测质量控制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抽取样品。第一,批量生产的食品要做安全性的检测,并且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检测时有效减少客观性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确保检测环节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二,实施随机抽样的过程中,选择样品的范围可把各个生产环节融入进来,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从而保证数量要同检测分析一致。第三,与食品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的是样品制备,利用样品制备可以真实反映样品的基本特征,还能把不可控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当中。第四,食品安全检测一般有两种形态,分别是固化和液体,针对固体食品要粉碎,而针对特殊化的固体应该先做过滤操作,再实施均匀性的取样。

3.2食品检测中科学选择仪器和试剂

食品检测仪器是检测质量的重点。仪器检测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利用食品分析相应的样品,但是食品仪器自身问题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很多检测仪器虽然有自动校准功能,也能起到积极性的作用,但在食品质量检测时还要检测和比对食品,进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检测的食品仪器还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要规范维修和保养好精密地仪器,进而让食品检测质量得到提高。食品检测的时候会用到试剂,因为化学试剂会产生化学反应,发生存储条件的改变时,试剂就会发生变质现象,进而影响到检测的结果。所以要考虑试剂的特殊性并分类保存好,以此在使用期限内将检测的工作完成,进一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食品检测与实验室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合理化的控制好实验室的环境,根据不同食品的检验检测提出不同的实验室环境要求。比如,容量分析规定室温要在20℃下的时候,实施检测前要先调整室温。测定饮料中的各种可溶性固形物的时候,室温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此才能确保食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3合理选择食品检测的方法,规范基本操作

进行食品检测的时候,具体食品检测的方法包括了生物,理化和感官等检测。在食品检测的时候最为常用的几个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和微生物法。第一,针对食品中金属含量的检测,比较常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对光源的设置,分析检测元素和样品蒸汽后产生光谱的变化,达到检测金属元素在食品中含量的效果。第二,微生物检测法也是比较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作为诱发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对食品安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检测微生物的菌种和菌落总数,并且还要检测病毒的情况,确定食品的保质期。第三,为让食品检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还要让操作规范得到保证,也就是要在无菌实验室内检测。同时注意室内的环境要保持密闭性,彻底消毒检测的用具,严格依据检测流程和操作规定检测食品安全,进而促使食品检测的质量得到提高。

3.4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整个食品检测当中,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是检测的操作者,影响着食品检测的质量。在食品检测中需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而针对于食品检测的专业机构要重视引进素质高的检测人才,全力打造专业检测队伍,以此让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得到提高。最后还要针对于检测人员做专业化的培训,利用培训教育的开展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而提高食品检测的重要性认知,促使检测工作的完成能够永远保持科学性和严谨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开展食品质量检测工作过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借助高效的技术方法,科学地开展检测研究,从而创新质量管理方式,加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地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莉月.浅析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J].现代食品,2020(16):83-85.

[2]冯珊.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24):60.

[3]谢鹏,徐向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以及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20(15):61-63.

[4]申茜.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计量控制优化策略探究[J].现代食品,2020(15):64-65+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