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消费市场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为了达到丰富食品色香味形的目的,商家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的向食品中添加生物催化剂、化学激素等方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时,不但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而且还应合理充分考虑和重视食品安全检测的性价比,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则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问题,推动了食品安全问题检测事业的有序开展。
1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以及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其作为一种以经典液相色谱为基础,借助高压输液泵将制定流动相泵入色谱柱开展分离和检测工作,然后由记录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记录分理处的色谱信号,确保了数据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优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1)高速与高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加压系统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其检测结果与传统色谱技术相比不仅压力范围显著提高,而且提高了高压环境下待检测样品流速的有效提升。(2)精准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配备的高精度检测元件,缩短了样品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数据检测的精准度。(3)适用范围广泛。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大分子、高沸点、热稳定性较差的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扩大了样品检测的范围。
2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2.1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1检验食品添加剂
首先,食品中食用色素的检测。食用色素是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最常见的色素类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了食用色素的食物因为色彩更加鲜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常见的食用色素主要有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两种。在这其中,天然色素指的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色素。而人工色素则是研究人员借助生物或化学物质加工制作所得的。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如果摄入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的话,不仅增加了癌症病变的发生几率,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检测单位应该合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开展食品色素的检测工作,才能准确检测出食用色素中存在的含苯色素,避免因为人工合成色素检测环节出现疏漏,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其次,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由于防腐剂具有延长食品储存期的重要作用,所以,绝大多数食品在生产加工时,都含有相应的防腐剂成分。添加剂量合适的防腐剂有助于食品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防腐剂添加超标的话,必然会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检测部门在开展食品防腐剂检测工作时,应该合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的Diamon-Sil-oDS色谱柱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成分,不仅保证了食品防腐剂添加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防腐剂使用过量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再次,食品中甜味剂的检测。由于食品中含有的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与天然糖相比具有使用成本较低的特点,所以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环节中。为了有效降低甜味剂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检测人员应该合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才能在有效提升食品中甜味剂检测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人们食品中甜味剂类物质识别的水平,为食品制造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准确无误的数据依据。最后,针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的检测。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美化食品外观的目的,往往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和使用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人员即可准确的分析和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避免因为食品中含有大量非法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1.2检验营养成分
(1)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维生素是绝大多数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导致人们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相关检测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检测食品中维生素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检测工作时,应该先做好食品的取样工作,然后对待检测食品进行皂化处理,才能将食品中的维生素成分完全提取出来。针对维生素类物质提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检测人员应该合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缩短食品中维生素类物质检测的周期,才能在增强食品中维生素类物质抗干扰性能的基础上,促进数据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提升。(2)检测食品中含有的糖分。糖类不仅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获取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糖分具有的可溶性与还原性特点,增加了食品中糖分检测工作的难度。所以,检测人员应该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开展检测工作,准确检测食品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等相关物质,从而达到有效提升食品中糖分检测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2.2高效液相色谱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2.2.1药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一般情况下,药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添加的附加剂都会对药品的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使用传统检测方法已经无法准确检测药品成分的含量,所以,检测人员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不但可以准确分析出药品中的各种成分,而且防止了药品添加剂对药品成分产生的影响,提高了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一种测试简单且准确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品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工作中。目前,我国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测中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主要有反向色谱、离子对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几种。此外,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国药典》中的详细记录,截止到目标我国已经由31个品种与282种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都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药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2对中药成分检测的应用
中药作为药品中组成成分复杂程度最高的成方制剂,即便是相同比例不同组织成分的中药对药效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虽然中药中含有的复杂微量元素与不同组成体系的络合物,对中药的多效性与整体平衡节点都有着决定性影响,但同时也增加了中药成分检测工作的难度。由于使用传统检测方法已经无法准确检测出中药的组成成分,所以,检测部门应该合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中药的组成成分,才能在保证中药中各种药材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中药质量和药效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营养、污染、添加剂等各个方面的检测,不仅促进了检测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而且提高了我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检测部门必须加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研究的力度,充分发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应用的优势,推动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J].食品界,2021,08:93.
[2]赵悦,张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1,21:183+185.
[3]白筱.探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界,2021,0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