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法使用与实践策略
孙铭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铭洁,. 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法使用与实践策略[J]. 化学研究前沿,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摘要: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将“互联网+”融入到中职学校的化学课程体系中,成为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学校的化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师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有效传递和内化为己有。在中职学校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对中职学校化学教育实施信息技术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然后再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关键词: 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基金资助:

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思考,调动其对课堂的响应,从而提高其教学品质。在中职的化学教育模式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化学教育的外部形态进行优化,让它变得直观有趣,进而对学习领域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和高质量学习。

1、在中职化学教学实践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1)为中职化学课堂构建提供便利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以提高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信息化教学具有更高的直观性,并且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带来多种感觉,从而激活他们心底最深层的生命体验记忆,让他们沉迷于知识探索。因此,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既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方便地建设中职学校的化学课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将化学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化学规律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内容提炼的小视频,让学生对有关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他们调整自己的听课心态,让其更加充分、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实践和探究中去。

(2)使获得化学知识变得容易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灌输者”变成了“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把现实的生活和课堂的学习相结合。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对知识媒体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与传统的纸质教材相比,手机、电脑所能展现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了他们获得化学知识的便捷程度。

2、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法使用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促进知识的主动构建

1)营造信息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上有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中职的教学目标相融合,能够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多种感觉,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到新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实施中职的化学课上,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信息环境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优化。比如,在讲授“同位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现代医药发展的信息,运用到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化学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这一点上,作者将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在肿瘤中的作用与作用结合到了 PPT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同位素的作用,以此来调动同学们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中职学生对学习一技之长和对前沿科技的强烈渴望,利用这种信息资源,可以让学习内容生动具体,更加吸引人。同时,在此基础上,老师也要以学生探索同位素的激情为基础,把他们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牵引到学科中去,从而指导他们去探索与之有关的知识。

2)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在对中职化学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预习,让他们在进入课堂前就对有关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这些因素之中,微课有着明显的应用优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展现出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对知识进行讲解,并对学生进行预习,这可以让预习的实施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比如,在讲解NA2O2特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微型课堂上展示“滴水生火”“吹气点火”等两个小型实验,并根据课本及网上的相关信息,指导学生对NA2O2的化学机理进行探索。与之相比,实验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但是化学反应现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更容易激发学生探寻其原理的兴趣。在微课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并进行化学原理的探索,从而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有整体的、感性的认知,对课堂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引导他们完善知识体系、深化对NA2O2的性质的理解,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实验过程进行观测,并进行自主探索其化学原理,这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还可以夯实他们的学习基础,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

(2)与小组合作教学联合使用,培养思维逻辑能力

“自主探索”作为一种被广大同学所认可的学习方式,它被运用到中职的化学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素质。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们可以将信息化教育和小组合作教育结合起来,对课堂上的探索活动进行创新,对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行优化,促进他们在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进行有关金属的化学特性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来设定探索任务,并以此为动力来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在设定探索任务的时候,把信息化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任务内容和要求,从而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资讯科技开发出一系列的学习资料,向同学们展示各种金属在课堂上的使用情景,以引起同学们对于这些材料的探索与研究的兴趣。其次,设计了“探索性”的作业,让同学们针对各种金属材料的使用情景,归纳出各自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任务的探究价值和可讨论性,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现实生产中与化学课程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教材中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验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结语 :

因此,中职学校的化学老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进行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为基础,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推动将信息化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教学、项目式教学相结合,强化对数字传感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更加优质的场域。中职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提高高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有力保障,老师应注重探讨新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孙翠香.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化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 (32):98-99.

[2]王来发核心素养下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15.

[3]马巧玲.浅谈核心素养的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8) : 135.

[4]何万林,黄萍,娄珀瑜,冉鸣.基于情境相似性原理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 (13):84-90.

[5]马艳春.浅析中职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13):119-120.

[6]韩艳杰.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6):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