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诞生的,此后其他国家的大学根据包豪斯提出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最终发展成为工厂训练与工作室教学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互相发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教学特点,两种模式都主张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其实就是产学研的结合。工作室教学最早是在陶瓷工业教育领域诞生的,随后被它领域的教学者进行调整,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和美术等领域的教学过程中。
1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引进工作时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该时期我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艺术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由郑可老师在其陶瓷雕塑工作室率先引入并成功进行了工作室教学。这个成功的例子为后续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和借鉴了郑可先生的成功教学经验。
2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生产中的真实岗位,建立教学项目中的实际岗位角色为主轴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该方法突出了各个教学领域中作业要领内容和考核办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实际市场职业环境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完成技术学习。因此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奠定在实际企业的具体项目基础上,如果没有实际的项目,也可以进行项目模拟达到教学的目的。
3项目工作室运行的必备条件
3.1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思路主要由教育的理念决定,焦虑理念推动教育改革和观念的转化,因此在教育观念问题上,如果不能较好的符合时代特色进行观念转变,在后续的教学中很难坚持教学改革的深化。
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整个学校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全部转化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学工作者大胆创新,在积极探寻适应市场需求并适合学生学龄段认知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从上而下,依次循序渐进的进行工作时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要注重在工作时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时,相应的课程、教材,设备和质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教学保障要同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3.2课程整合
要更好的推行工作室教学模式运用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主要可以通过对市场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集中岗位对技能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具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典型的工作项目,并把典型工作项目整合成分散的课程模块,根据课程模块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从而进行各项工作模块重组来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案。
教学课程标准将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程的内容,还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中体现课程的标准,通过项目模块之间的关联,构建起完整的课程结构。工作项目模块课程的学习可以设置第一二学期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在学期结束时选用一个总的项目作为两个学期课程内容学习的考核题目,以检查学生学习掌握的程度。而第三、四次学期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实际的工作室进行实际模拟工作项目的学习。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把一二学期所学的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在实际的生产性实训项目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
3.3教师角色转换
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学生一味的接受知识。而在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工作室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开展工作室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求会更高,不仅要求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教师在实际的训练和操作过程中体现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作用。因此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单单是一名教师,而是教师+经营者+专家等多元化的角色。
3.4软硬件环境支持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的软硬件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的岗位和技能,研发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软硬件环境主要是包括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工作是场地环境布局,以及各类实训的设备器材等。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一定要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将工作时的软硬件环境建设计划制定好,然后通过调查和整理现有资源进行资源的更新和整合。
4工作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际的工作是教学模式中发现,一些基础和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会出现许多工作难题。尤其是在工作室这种开发学习环境中,学生首次进入工作室后很难独立完成老师派发的工作项目,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但很多时候为了保障教学过程中工作项目按质按时完成,导师经常要进行详细的指导这不仅增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学生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此外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室学习,学生的求知欲和新鲜感逐渐降低,容易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
另一方面,工作时需要靠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才能保证日常运营和维护,但学校本身缺乏一定的建设和维护专业知识,因此材料和技术人员都需要使用资金解决,长此以往,对学校方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加强学习团队和展示平台的建设,学习团队就是指通过高年级熟练的学生带动低年级生手开展工作室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展示平台的建立就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开展的各类校园组织竞赛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并展示学习的风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得到锻炼。
结语: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日渐加快,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广泛,对该专业学生的要求更加高,因此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培养出满足实际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本文所提到的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就可以相应的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z1).414-415.
2.刘凌.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5).60-61.
3.蒋炎.包豪斯的作坊训练与现代手工艺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