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及施工技术
葛世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葛世伟,. 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及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学报,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摘要:
随着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为解决基础工程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本文以桩基施工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地质勘测与设计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桩基选择和断桩处理策略。研究成果旨在为建筑施工中面临复杂地质环境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以优化桩基施工技术,确保基础工程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关键词: 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地质勘测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基金资助:

引言:桩基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复杂地质环境,桩基施工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方法在选择和处理桩基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创新技术来解决。通过探讨创新的桩基选择和断桩处理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中的不确定性,确保基础工程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一、桩基施工技术现状

1  多样化的桩基类型应用

在建筑结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桩基施工技术正迎来一场多样性的变革,不仅传统的桩基类型得到广泛应用,还涌现出一系列新型桩基技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地质条件下的特殊需求。这种多样性的桩基类型应用在建筑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传统的桩基类型,如钻孔灌注桩、螺旋桩和摩擦桩,依然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钻孔灌注桩通过钻孔注浆形成坚固的桩体,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螺旋桩则以其施工简便和成本较低而备受青睐;而摩擦桩则通过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近年来,一些新型桩基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中,高效能动力注浆桩是一项注重桩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创新技术。通过将水泥浆注入桩体,不仅加强了桩体的抗压能力,还提高了桩与土壤之间的黏结力,使得桩基更为可靠。此外,搅拌桩作为一种混凝土连续墙桩,通过旋转搅拌器在原地搅拌土与混凝土,形成一根坚固的桩体,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区。这些新型桩基技术的引入,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复杂结构的要求。

2  数字化与智能化施工管理

桩基施工领域正积极应用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整个施工过程向更为精准、高效的方向迈进。这一数字化与智能化施工管理的革新涵盖了从施工前到施工后的各个环节,为桩基工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优化。在施工前的勘测与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为项目提供了立体化的数字化表示,有助于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桩基施工全过程。BIM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设计方案,还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从而避免施工中的不必要错误。施工中的定位与监测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阶段。全站仪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桩位定位,确保桩基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安装。同时,通过无人机技术的运用,施工现场可以迅速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监测施工进度、资源分配以及安全状况,提高了管理的实时性和全局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也延伸至施工后的质量检测。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评估桩基工程的质量,提高了施工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

二、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地质勘测与设计分析是施工准备的基础。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测,施工团队能够深入了解地下情况,确定地质特征,为桩基类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的设计分析则有助于明确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施工方案制定方面,施工团队需要全面考虑施工环境、工程需求以及安全因素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制定完备的施工方案,包括明确施工的步骤、工序和施工计划,可以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确保每个环节的协调和衔接。另外,材料准备与设备检查是确保施工流畅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必须准备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并对施工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调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还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工程延误。最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制定严密的安全计划,包括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培训工程人员关于安全操作的知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严格遵循安全规程,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2  做好定位测量与成孔工作

全站仪和GPS定位技术的应用是保证桩位准确性的核心。通过使用全站仪和GPS技术,可以实现对桩位的高精度定位,确保桩的位置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全站仪能够提供三维坐标数据,而GPS技术则提供全球定位信息,两者相结合可实现对桩位的高度和水平方向的准确定位。成孔工作是桩基施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孔工具,如钻孔机械或挖孔桩机,进行桩基的成孔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的直径和深度的监测,以确保成孔工作符合设计规范。不仅要关注孔的准确性,还需保障孔壁的稳定性,以防止塌方等不良情况。同时,土质样本采集在成孔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及时采集土质样本,并进行地层分析,有助于确认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设计预期。通过对土质样本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调整依据。综上所述,准确的定位和成孔工作是桩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全站仪和GPS技术的应用、精确的成孔工作以及土质样本的采集与分析,可以有效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成功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3  做好清孔与灌浆工作

清孔工作是在成孔后的必要步骤。一旦桩孔形成,及时清理孔内的泥土、碎石等杂物至关重要。清理过程要确保孔壁的洁净,这有助于提高桩土的粘结力,增强桩基的承载能力。通过有效清孔,不仅可以保证桩土的质量,还能减小孔内杂物对桩基稳定性的不良影响。灌浆工作是桩基工程中另一关键的施工环节。在进行灌浆工作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其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硬化性。灌浆的主要目的是填充桩孔的孔隙,提高桩土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增强桩基的整体稳定性。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确保其能够充分填满孔隙,硬化后形成坚实的桩体与土壤结合体。综合清孔和灌浆两个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桩基工程的整体质量。清孔保证了桩土的清洁度和粘结力,而灌浆则加强了桩土之间的黏结,使得整个桩基在承受荷载时更为可靠。

4  做好桩基选择与断桩处理工作

桩基选择直接纠结于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深入的地质勘测和对设计要求的精准理解,合理选择桩基类型,诸如钻孔灌注桩、螺旋桩等,以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桩基能够稳固地承受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这种科学的选择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断桩处理作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需要具备灵活果断的处理手段。在发现桩体存在问题或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进行断桩处理势在必行。这可能包括调整桩基的深度、更换桩体材料等操作,以确保最终的桩基质量完全符合设计标准。灵活果断的断桩处理能够迅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工程要求,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因此,桩基施工中的桩基选择与断桩处理工作的精细实施,不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障,也是对复杂地质环境和工程需求的灵活应变,为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随着建筑施工中桩基应用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在这一领域持续创新和优化,构建更加可靠、高效的桩基工程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应用桩基技术的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注重不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工程需求,提高工程效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为建筑施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盘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桩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20):148-150.      

[2]严良辉.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19):151-153.      

[3]候雅东,陈庚德,陈亮.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筑与预算,2022(7):65-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