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整体情况来看,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技术内容,分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传达技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据此,有必要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2.1更有效的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人力资源、物料资源等相关方面,能够有效节约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采取人工输入数据等相关方式,耗时耗力,无法确保数据的精准性,而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数据库,针对相关数据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掌握,以此确保各类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配置,进而体现出应有的资源节约利用效果,有利于资源共享,由此不但节省了时间,还提升了工程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确保信息有效传达。2.2确保不同部门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协调,协同作业。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更有效的协调各个施工和建设部门的各项工作,使相关管理效能得到协调,以此确保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工程的各个方面充分融合,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互相沟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现各类信息的有效传达,以此为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施工品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不同部门运用网络就可以方便快捷的传达建筑工程施工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确保了建筑工程高品质的施工。
2.3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更有效的管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可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等进行严格的管理,构建相对应的计算机数据平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更精准有效的把握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数量和具体的运行情况,对于材料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和供应,在一系列采购应用施工等相关环节进行有效的把关,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和作用,为设备的指标性能和设备的运行,且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类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切实的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针对各项数据进行更有效的分析,随时观测材料设备的具体应用状态和进展,以此确保各项施工操作更顺利的推进。
三、建筑工程建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3.1混凝土质量检测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注重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检测工作是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把握混凝土的制作效果和质量,更有效的分析混凝土的形态制作现状,并充分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质检工作。通过计算机的有效作用开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以及经济性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及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最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研究对象。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库中材料的信息等在计算机系统中制定出对应的材料信息库和配料单库,并设计出全新的配比,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3.2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计算机查询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十分便捷的系统查询功能,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多种材料设备人员等等,通过计算机的查询功能,可以更有效的掌握相关数据,并且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和施工建设计划,通过各类数据的有效掌握,把握具体的施工进展和材料应用情况等等,以此为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在查询的过程中也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应对各类问题,进而确保整体工程顺利推进。
3.3建设工程监理中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是其中关键所在,对于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应有的控制和监管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对监理工作高度重视,同时在监理过程中进一步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这样可以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监理效果,使监理质量和监理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建设工程监理事业不断趋向国际标准,监理的总目标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可以构建更为系统完善的建立标准和运行体系,突破传统监理方式的弊端,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监理业务能力和监理效能。
3.4质量控制方面有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是关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原材料以及设备台账,根据系统展开统计和详细分析,如果查出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处理,高标准控制原材料品质;在评定工程质量时还能够运用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据相关软件可以精准的输出检验结果,并且有效规避各类误差,通过计算机软件打造质量规范数据库,及时有效的查阅和使用,这样可以更科学合理的配置相关材料,做好严格的质量把关,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和应用效能。
3.5信息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着重做好各类信息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各类数据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构建相对应的管理业务标准,通过各类数据进一步有效把握整体工程的材料、施工进度以及人员设备等相关方面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且制作出相对应的报表,有相对应的信息保障,以此及时有效的向业主进行传达,使业主更有效的掌握工程的运行状况,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信誉度和形象。
四、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充分明确,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推广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建筑工程建设工作而言,也需要充分融入各类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价值,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推进该技术深入应用,发挥更大的价值。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融入计算机技术,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行业而言,也是重大发展机遇,因此要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曾田.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6):60-61.
[2]金朝.浅析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新通信,2019,21(05):101-103.
[3]方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20(8):203-204.
[4]孙冬冬,李志强.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