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从定义上来说,是对食品质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一般来说,食品检验工作需要专门的检验人员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下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以保障食品能够安全地进行销售,而检验人员在进行食品检验时,通常会检验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如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等。这些成分的检查,能有效地保障食品的质量,降低食品的安全隐患,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意义重大,因此,检验部门必需把加强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作为食品检验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一、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检验设备的性能
在食品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大量的仪器设备。在应用这些仪器设备的时候,如果忽视对仪器参数的校正工作,就会降低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不仅如此,由于检测仪器设备属
于精密设备,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降低食品检验质量。除此之外,如果检测人员忽视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而导致
检验结果出现一系列的误差,无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实验室环境因素
实验室环境对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实验室的清扫,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干净,并按照相关标准控制好实验室的温度、湿度、
气压,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3、检验方法的影响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检验结果也会因为方法的差异而有略微的不同,这是因为各种检测方法在误差控制上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可见,检验方法是影响检验食品结果准确性的一种因素。在进行食品检测时,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检验标准,即便是一种检验标准,也有各种形式的检验方法,而检验方法的不同也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性。
4、样本采集、运输与保存
现阶段,食品检验工作中以抽样检验为主,在样本采集和样本保存方面,其操作是否合理,也会给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样本采集不规范,运输及保存不科学,必然会导
致检验出现误差,影响到食品检验工作的价值。
5、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
食品检验工作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那么检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检测理论知识,同时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检验人员必须有专业的业务水平才可以胜任食品检验工作。在检验工作中,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综合素质较高的检验人员,可以控制检验过程中的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了这些,也应该看重检验人员的道德素质,只有对本职业有较强责任心的人才能够胜任,检验人员的道德素质对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检验环节中,检验人员的操作习惯,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二、食品安全检测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1、规范使用各种食品检验仪器
为解决检验试剂对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问题,检测人员还需做好对检验试剂的选择和使用工作。①检验人员在选择检验试剂时,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试剂进行检验工作。②检测人员要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检验仪器,必需按照仪器说明书和相关的操作要求进行检验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检验结果不会出现偏差。③对一些精密的检验仪器,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仪器的日常养护工作,以保障检验仪器在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
2、运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
要想保证食品检验的准确性,除了做好以上几步工作之外,还要选用合理科学的检验方法。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食品的种类与制作形态也是越来越多,一种食品可能会有很多种的检验方法,如果生产厂家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食品检验准确性的要求。因此,在食品检验的工作中,我们可以从食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设备、检验性质、保质时间等多方面来考虑,用多种方法分别进行检测,对比检验结果与标准结果的差距,选择差距最小的检验方法。
3、提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由于食品检测操作人员的技能掌握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不一样,导致在检测试验中产生了误差,最终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食品检测工作人员应该尽量避免试验操作中产生的实验误差。相关检验部门在招聘检验人员时,应该保证招聘的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自身技能达到标准,可以完全胜任检验工作。比如在检验一类产品中的总酯含量时,试剂滴定速度的差异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操作人员在进行此操作时,可以能会因为专业技能问题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控制不好滴定速度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同时,操作人员对检验方法的理解程度,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4、建设良好的检验环境
实验环境对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也有不小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食品检验过程时,要做好实验环境的建设工作。①要保障实验环境的温度,如在检验中要用到试剂时,就需实验环境温度维持在20℃左右,而在使用检验仪器时,就需将温度保持在18~20℃。②有些检验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需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像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就要设立专门的检验区域,此外,还要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其他微生物影响。
5、注意样品抽检
抽样的样本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取样中一定要用干净的取样工具进行取样,从而避免其他物质干扰检验结果,其次,要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确保样品中的微生物状态和理化指标不受任何影响,不会发生变化,同时要保证在检测之前不可以受到任何的污染,最后要注意的是,样品的数量应达到实验要求。对于液体样品的检测,检测时应该保证液体处于均匀状态,比如酱油、酒精等,对样品进行充分的震荡,以保证样品处于均匀状态,而对那些可能存在可溶性无机盐颗粒的液体,混匀之后用滤纸过滤;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先粉碎,然后再充分混匀,比如对米类和面类的检查,都需要先粉碎,再进行后续的检查工作。除此之外,一些特殊食品在检测时要格外注意,比如冷冻类的食品和饮品,需要对样品的其中一部分进行取样,例如胶囊类,应该取胶囊内的部分进行检验。对样品的抽样和处理是食品检测的第一步,这一步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该重视实验的第一步,认真分析抽样和制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三、结束语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大事,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做好食品检验工作,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把好食品检验质量关,从而有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斌,肖锦霞.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20(3):76.
[2]蓝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J].轻工科技,2019,35(3):10-11.
[3]王洋洋.食品检验在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局限性[J].食品安全导刊,201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