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化会给工程项目的造价带来不利的影响, 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工程项目的资金链断裂现象, 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展开。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过量的采购建筑材料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会对建筑企业产生很大的风险。
1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1.1 直接导致工程造价上升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占据加大的工程造价比重,正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占据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尤其是对于装饰工程而言,占据的比重更大。根据数据计算,建筑材料的价格每增长1%,工程总造价就上升0.6%,可见,建筑料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工程造价的上升。
1.2 可能导致工期延误
施工期内,当材料价格发生波动,合同有约定时超过合同约定的涨幅的,承包人采购材料前应报经发包人复核采购数量,确认于本合同工程时,发包人应认价并签字同意,发包人在收到资料后,在合同约定日期到期后,不予答复的可视为认可,作为调整该种材料价格的依据。如果承包人未报经发包人审核即自行采购,再报发包人调整材料价格,如发包人不同意,不作调整。因此,一旦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过快,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范围,一些承包单位可能就会延迟采购工作的进行,等到建筑材料的价格有所下降回落后再购买,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因为建筑材料价格浮动对于工程造价的提升,但是也会导致工程的工期进度赶不上计划,可能会延误工期,造成承包单位更大的经济损失。
1.3 增加工程风险
一些建设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建筑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动,建设单位不承担上涨的部分,这一部分由承包人自行承担。承包单位往往忽略这一细节,认为建筑材料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动和的金融事件的发生,建筑材料价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动,并且这一变动超出了承包单位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承包单位承接工程的风险增大。有些承包单位为了在预算范围内实现工程施工,采购廉价劣质的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降,也给工程的顺利验收带来风险。
2 控制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措施
2.1 制定相关的控制政策
不论是市场行情亦或是国家通过政策的宏观调控,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因此,对于相关工程管控部分,应该结合现有形式,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控制政策,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减少建材价格波动造成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一步缩短工期、保障质量。
2.2 科学合理的进行采购
面临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该科学合理的选用询价采购和联合采购方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购到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还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此外,通过建设单位垫资采购的方式,也能够很好的缓解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保证供货商的货款支付及时,建立信任合作机制。
2.3 重视设计变更和材料签证管理引起的价格波动
施工单位加强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如果遇到建筑材料价格发生波动的情况,要及时与材料供应商进行协商,要使他们提供的材料有质量保证,又能达到业主的需求。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材料质量和价格认证制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不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在施工合同履行中,承发包双方根据合同的约定,就合同价款之外的费用补偿、工期顺延以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赔偿制定相应的补充协议,有效规避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
2.4 对材料的差价进行调整,预留差价费用
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材料市场价格,及时对材料差价进行调整,并采用抽料调差和系数调差的方式对价格进行调整。像水泥、混凝土、钢筋和砂石等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价格可以选用抽料调差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像人工、机械等对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小的价格采用系数调整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这两种方式比较行之有效,可以对同一建筑工程中的价差进行有效调整,从而规避价格波动。如果忽视对材料价格差价的调整,就会使实际的工程造价与合同规定的造价产生差距。造价管理人员还需要预算差价的预备费,提前做好资金准备,以应对造价控制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和不稳定情况。
2.5 对合同条款进行明确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具备合同期长,同时建筑工程体现出复杂性的特征。这些因素就导致建筑工程的合同实际履行周期是比较长的,在履行期间会出现多种风险隐私,进而会出现合同纠纷。针对这样的情况,则应该对合同条款进行明确,以此最大限度去减少和控制价波动对造价管理起到的纠纷影响。在签订合同条款时,必须要对容易引发纠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说明,应该对合同条款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能让合同条款和工程建设实现有效的契合。同时,需要对预算费用进行明确的说明,让承包商可以和业主开展协同性的处理,减少价格波动对施工预算起到的影响。这样可以在科学合同条款内容的指导下对价格波动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能对工程造价实施科学的控制,减少价格波动对整体建筑施工起到的影响。
2.6 及时了解材料价格信息
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考量建筑材料市场,积极参与建筑材料市场管理,及时发布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和建筑工程造价资料信息,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价格库,并根据实际的建筑材料市场行情,及时更新价格库,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有效控制,以便最大程度提高的提高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值。同时,还需要中介机构和相关咨询公司的支持,及时发布建筑材料的成本和价格。有效规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7 将套期的保值工作做好
建筑材料价格上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因此能不能以预期价格将产品出售,能不能以预期价格购买建筑材料,建筑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最为关心的内容,对供需双方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防止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是建筑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共同考虑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套期保值的措施。套期保值是企业有效防范价格波动风险的保守交易方式,其防范风险的措施主要是建筑企业在齐活市场与现代市场中同时作数量相等,但相反方向的一笔交易,利用价格波动对冲来防范风险。期货市场是企业有效防范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途径,能尽可能分散与转移企业因价格波动而遭遇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防止因为材料价格提升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而通过期货市场实施套期保值,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动,较大的价格变化会对工程造价造成负面的影响,损害整个工程的经济收益。为此,相关单位要根据市场制存在的问题,及时的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材料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以此才可以进一步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性,实现理想的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J]. 邓玲.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10)
[2] 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 何钜坚.住宅与房地产,2021(21)
[3] 浅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J]. 苗静静;郭凌云;方明丽.山西建筑,2022(35)
[4] 浅析材料价格变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J]. 阴清莲.山西建筑,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