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思考
白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雪,. 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思考 [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150.
摘要: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食品质量与安全与人们的健康状况以及生命安全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并未获得有效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索了如何对食品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期望能够为我国食品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处理提供助力。
关键词: 食品标准化体系;食品质量;安全
DOI:10.12721/ccn.2022.157150
基金资助:

引言

食品标准化主要是对食品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层次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志,是我国食品步入世界食品市场的主要途径。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利用本国的技术优势制定了多种多样的食品标准,并逐步演化成为国际化食品标准体系。近十年来,我国已然在食品标准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想要与国际化食品标准进行有效对接,仍然需要强化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国的食品单位㤇重点落实并强化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缩减与国际食品标准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将我国的市场发展目标作为主要依据,规划与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

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发展现状

(一)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发展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目前,已然形成了种类相对齐全、构架合理并且配套文件与设施基本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涵盖国家食品标准、行业食品标准、地方性食品标准以及企业食品标准等具备良好完善性的食品标准结构体系。依照我国食品标准化管理单位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到2013年年末为止,我国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条例数量已经高于3000项,食品行业当中的安全标准条例已逾4000项。除此以外,我国已经制定与出台了大量针对食品市场规范的标准条例,能够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位置大多处于其所在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单位。目前,卫生部门当中已然逐步形成了由国家中央单位到各个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管体系,建立了食品污染情况预警以及检测流程与体系,形成了对食源性疾病的检测系统,并且建立了大量的食品疾病防疫站点,能够快速、精准的对食品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测。

二、如何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

(一)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体系

农业产品对于食品加工单位来讲是重要的生产原材料,建立具备标准性、规范性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能够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加工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理想标准。想要实现上述目标,便要从农业种植的土壤条件、空气质量、水质等多方面因素着手开展工作,对农业生产地点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要着重关注对农业种植、养殖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应用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开展农业病害防治、农产品收获等工作,保证食品生产原材料能够与食品安全规范相契合,有效完善视频标准化体系。

(二)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

通过开展食品加工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价值,确保食品具备安全性。实现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并不是要对所有食品加工技术以及流程进行统一,而是要制定相应的规范体系,比如,可以在食品加工流程当中添加什么物质以及添加数量等。现阶段,我国已然针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条文,但是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与细化。除此以外,要强化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督工作,促使食品加工规范能够获得有效落实。有关政府单位要合理利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制度与体系提高食品加工行业的门槛,针对一些难以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单位,要坚决叫停其生产活动;针对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工单位,要强化对其的处罚执行力度,利用法律对其进行制裁,从而有效提升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水准。

(三)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的标准化

实现食品质量检测以及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对于食品安全环境的建设具有关键性意义。当前已经受到权威认证并获得标志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我国针对食品成品的检测、控制工作已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标准化体系,然而,对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的标准仍然有所缺失,在广度、深度方面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比如,在针对食品当中农药的最高残留量进行规定时,我国规定了62种,而日本则规定了100种以上。此外,一部分发达国家还针对不同食品的农药最高残留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而我国在针对具体的食品农药残留量标准进行规定时,仍然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基于此,我国需要将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中间产品检测以及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在完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时,需要将食品卫生情况作为着手点,严格落实HACCP以及有关质量控制体系的规范要求,针对食品安全危害问题进行高效化控制。

(四)完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

与其他的工业产品相比,食品储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此,需要建立并完善具备专业性、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以此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在针对食品安全储运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时,需要综合考虑食品原料、中间产品、储运温度、储运时间以及毒害污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依照食品的不同情况选取适宜的食品储运体系。现阶段,我国严重缺乏对食品储运过程的系统化、完整化记录,不利于食品安全环境的建立。因此,相关单位在开展食品储运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HACCP等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要求,对食品储运体系进行有效完善,针对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政府部门、食品加工单位等需要对其加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重点针对食品标准化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与革新,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以及与他国之间存在的差距有清晰的认知,建立起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食品标准化生产体系。

参考文献:

[1]唐冬梅.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 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02):38.

[2]许喜林,边金勇.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12):52-53.

[3]许喜林 ,边金勇.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 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J].食品工业科技,2004(09):18-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