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1、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正在推进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最近十来年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陆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原来财务岗位主要分为核算会计、出纳、管理会计、总账会计等岗位,推行财务共享中心后,将打破原有的职责划分,主要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主要设置在集团层面,负责所在集团的战略发展提供财务支撑,共享财务主要负责集团所有经营单位的会计核算、资金支付、数据处理等工作,业务财务保留在各个经营单位,为经营单位的业务提供财务支持。业财融合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降低业财矛盾需要
业务和财务作为实现公司发展、提高盈利水平最核心的两个部门,两部门能否实现1+1大于2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业财两部门经常矛盾冲突尖锐,业务部门眼中的财务常常是不懂市场,只会算账,教条刻板,财务部门眼中的业务往往是是不守纪律,不控成本。两部门在工作中的对立使得业财两部门协同性较差,没有最大化的发挥两部门的作用。一个企业能否盈利,盈利多少?主要取决于收入和成本两个指标,业务部门是拓展业务,增加收入的主要责任部门,财务部门是管控成本,降低费用的主责部门。也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业务的拓展能力和成本的管控能力,业财两部门工作的矛盾对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并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
3、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
许多企业的财务职能主要包含财务核算与监督,财务工作集中在核算账务上,只能事后反映业务,没有更好的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这样的财务部门无法很好的参与到业务活动中去,无法及时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财务风险,由于缺乏对业务的了解,也无法在业务部门需要支持时提供好的财务建议。业务部门不了解财务部门的要求,业务部门制定的营销政策就很难得到财务部门的支持,可能执行的政策是有利于业务部门自身的利益,而有损了企业整体的利益。加强财务和业务的沟通、交流和合作,通过业财融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和开拓业务,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时刻刻面临着风险,只有对风险实施了有效管控,才可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与业务融合,财务部门及时掌握经营情况,有效实施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二、业财融合面临困难
1、业务和财务之间的部门壁垒
由于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特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在部门墙下两个部门大多数时间各自为政。业务部门追求业务增长,努力扩大销售额,但是经常忽略财务合规性。财务部门要求内控合规,业务拓展必须在财务规定下开展。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经常会因工作发生争执,双方各持己见,互不妥协,工作很难配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目标不同,在部门墙下两个部门大多数时间各自为政。由此带来的部门壁垒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碰到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涉及到企业组织架构、部门和岗位职责的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2、财务人员参与经营活动的程度低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懂业务的财务越来越难适应企业的发展。传统的记账式会计将来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企业也不需要一个只会核算的账房先生。企业的财务人员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工作精力多半还主要放在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财务分析等事项中,参与价格管控、监控业务流程合规、参与经营管理等活动的程度较低,对于业务的支撑较弱,经常造成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在事后发生矛盾和冲突, 而不是在事前和事中就参与决策和监督。3、业务人员有意躲避财务监管
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寻租的现象,如果企业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而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做好公司的内控管理,防范发生财务风险。业务部门自然会有人员故意躲避财务监管,获取自己的一己私利,在此基础上,业务部门人员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故意隐瞒,财务人员即使想参与了解经营业务,也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处于劣势地位。
4、业务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业务和财务部门人员从事不同的专业领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不管是业务人员学习财务,还是财务人员学习业务,都需要相关人员有意识的花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另一个领域的知识,然而业财两部门的人员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业财进行融合,一部分人员不一定具备相应的能力,业务人员对于一些专业的财务知识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财务人员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可能会用财务思维去看待经营和市场问题,这就往往使得业财融合很难推行下去。
三、业财融合实施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业财融合一方面是为了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需要,各个经营单位剥离核算会计,只保留业务财务,顺应业财发展一体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企业不能为了业财融合而融合,融合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反之,如果业财融合阻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那么企业就没有业财融合的必要了。
2、符合企业的发展实际
业财融合作为近些年比较热门的一种管理方式,受到了诸多企业的追捧,但是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地域、行业和发展阶段等特点,业财融合的开展必定要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来进行搭建,脱离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业财融合构建都是不符合实际的,最后建设出来结果也可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而已。
3、组织运营更有效率和效果
业财融合涉及到业务和财务部门在原有的运营基础上,通过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打破原有职能制组织结构所造成的部门墙,优化和提升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业财融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以组织运营更有效率和效果作为目标之一,否则所搭建的业财融合体系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业财冲突,组织运转效率降低,效果不好。
四、业财融合实施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业财融合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上下高度重视,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成立一个以公司董事长作为组长的业财融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为提供企业业财融合的组织保障,制定企业业财融合工作方案,解决企业业财融合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方资源保障业财融合方案的顺利推进。领导小组下设业财融合日常推进小组,具体负责执行和实施企业业财融合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监督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处理业财融合方案推进过程中的日常问题。业财融合领导小组和推进小组只有做好组织保障,各司其职,才能有效保障企业业财融合方案的顺利实施。
2、制度保障
有了上述的组织保障,企业业财融合方案的实施会涉及到业务流程的优化、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管理报表体系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这些都需要对企业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进行较大的变革和调整。实施过程中至少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业务流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作为企业业财融合方案推进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管理制度,所有人员才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工作流程、绩效考核方式、管理报表核算方式等,并通过遵守以上制度来间接推进业财融合方案的实施。
3、技术保障
业财融合方案的实施过程往往还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搭建,单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来就是一项不容易的事,存在诸多问题,将众多信息系统数据共享连通更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工程。这就需要具备条件的企业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处理日常的信息系统问题,并做好日常维护服务工作。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做好资金预算,保障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最后,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涉及到财务、业务、法务、制度、流程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财务、业务、法务人员参与到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否则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可能并不是企业所想要的。同时,在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人需要不断地将系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系统技术人员,反反复复不断修改完善系统,最终使信息系统达到理想状态。如此,才能使信息系统在企业业财融合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业财融合中信息化的问题。
4、人员保障
业财融合的成功实施最终还是需要由人员来执行,特别是业务和财务人员。这就涉及到所有人员都要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业务流程、制度、信息系统知识等,才能具备相应的岗位能力。必要的情况下,企业可外聘有业财融合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帮助实施推进企业的业财融合。只有做好人员的保障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业财融合成功落地。
参考文献
[1]左军荣.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08):84-85.
[2]朱亮.基于财务共享平台的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研究——以 W保险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8(35):79-82.
[3]郭永清.中国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47-55.
[4]张庆龙.业财融合实现的条件与路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1):109-112.
[5]王学(王乐),于璐.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2016,(22):34-36.
[6]闫华红,张莹莹.业财融合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管控[J].财务与会计,2017,(14):61-62.
[7]王海林.基于融合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化思考[J].会计之友,2017,(21):2-6.
[8]刘嘉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探析[J].财经界,2016,(23):182.
[9]李天骄.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J].商,2015(1):154-154.
[10]汤谷良,夏怡斐.企业“业财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操要领[J]财务研究,2018(2):3-9.
作者简介:周兆勇,男,生于1990年9月12日,籍贯云南昭通,工作于云南昆明,公司名称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职务财务部负责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持有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合格证书,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