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环保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建筑项目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对建筑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绿色概念为基础,将当前最先进的建造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建造过程中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另外,在运用智能建筑技术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建筑企业在运用该项技术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其次要考虑怎样才能使用该项技术的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重视建筑节能,同时也开始重视建筑自身的节能问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以及对水的管理等都在不断地被运用到绿色建筑中。21世纪初期,伴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基于BIM的通风、照明、室内空气净化等技术已经成为绿色建筑设计与仿真的重要手段,为室内环境品质的评估提供了更为精确、全面的手段。
2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智能化设计
2.1绿色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绿色建筑是当前我国建设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设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我国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认识不深,在实践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思路,缺少对自然要素的科学评判与解析,更没有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在建造设计中,更多依靠高性能的设备以达到评分需求,这既带来了高昂的费用,也导致了人们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其次,要将绿色建筑思想融入工程的设计之中,更要将其传达给施工单位,使之能更好的运用到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当中。但是,目前的设计方法在信息抽取、维护与共享上存在诸多不足,使得其信息价值难以在全生命周期内得以体现。
2.2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优势
绿色建筑是一个注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应用BIM技术可以达到协同设计的目的。通过BIM模型的分享,提升了不同专业体系间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时也为各专业体系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传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方法要求由专家人工进行数据录入,这样会造成输入误差很大或者输入模型多次重复。该方法无需对大量的设计资料进行再建模,而是将其转化为通用的性能模拟分析格式。同时,通过BIM建模,实现对施工现场多个环境要素的仿真,并对各体量的能耗进行优化计算。在初始设计阶段,通过对优化方案的深入研究,可以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性能仿真。BIM与“绿色建筑”均着眼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理念,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信息传递与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该系统能够全面、精确地传递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数据,从而达到更加科学的施工与运行管理。
3绿色建筑设计中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3.1展现智能建筑多功能特征
智能建筑的最大特征就是多样化。功能的多元化表现为对家具与设备的支撑,而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则是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其更加完善。智能建筑要求各类智能设备协同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实现智能化功能的前提是各电器设备能正常工作。
3.2数据驱动的决策与模拟
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与模拟,对全流程具有科学、精确的指导作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化手段,它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整合的平台,帮助设计师们进行协作优化,从而降低错误率。BIM技术将建筑物的3D建模与相关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为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协同工作,提升了传统的2D设计水平,同时为信息整合与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统一的平台,可以实现多个设计小组之间的信息共享,降低了交流的误差,加速了产品的开发进程。利用BIM技术,可以对不同的设计参数及要素进行仿真与调整。为此,采用大数据驱动的设计方法,对建筑节能、材料使用、空间布局等进行优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从而保证建筑设计各环节的高质量发展。能耗仿真与优化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又一关键技术。在工程初期,设计师可以对建筑物的能耗和性能进行预测。通过仿真,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中存在的能量浪费与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为设计者提供决策依据。比如,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评价不同的建筑外形,窗户设计,保温材料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而材料的选用又是环保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材质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效应进行仿真与分析,从而对各材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为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提供理论基础。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节能减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3完善智能建筑电子监控的作用
在智能建筑中,电子监视设备正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电子监视技术而言,智能建筑内的电子设备已彻底摆脱了由计算机控制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步向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的信息网络技术过渡。智能建筑产业在由互联网转变为物联网的智慧型设备上,已有长足的进步。同时,在监测方面,也逐渐由单一的电脑网络监测过渡到对物联网的实时动态监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今后智能建筑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3.4提高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的作用
在智能建筑的初期,安防技术和传统安防技术相差不大。建筑内的保安系统主要有电视监视,防止越境,以及中心间隔监视。各安全体系各有各的功能,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多,很难对智能建筑进行有效的监测。但是,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安全体系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使其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伏发电、化学储能、生物建筑材料等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层出不穷。通过智能建筑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我国建筑环境质量,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尤其利用光伏一体化技术,可大幅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智能建筑正在迅速发展。智能化施工是我国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它通过智能化的检测与管理体系,达到对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精细化管理。近年来,随着建筑能耗监控、给水系统智能化控制和智能照明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技术的推广使用,无疑会大幅提升施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与管理效率。
新业务模式的产生与运用。通过引入节能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节能技术补贴等新型节能减排方式,促进企业及个人积极参与绿色建筑。这种市场化机制的产生,也体现出全社会都在关注环保与低碳。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建筑中,推动行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绿色建筑促进法》,《绿色建筑材料推广目录》,绿色建筑基金等,都是世界范围内比较全面和长远的扶持政策。该政策不仅为研发与应用绿色建筑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将绿色发展思想传达给全社会,有效推动产业转型。
5结语
在新世纪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追求舒适、环保的住宅环境。从全国范围内提倡环保的发展趋势出发,降低近代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必须体现环境友好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绿色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资源,构建一个节能体系,使用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从而体现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建筑思想,从而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刘善良.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3,(07):28-30+34.
[2]范文慧.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3):60-61.
[3]李澈.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0,(35):79-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