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研究
丁天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丁天琳,. 关于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研究[J]. 材料科学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298.
摘要:
文章围绕高温处理工艺对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进行研究,以实验分析的方式对比高温处理与真空烘干处理两种热电池正电极材料氯化镍处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真空烘干处理,高温处理对氯化镍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并且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各项指标,证明以高温处理粉作正极制备的热电池在电池内阻、工作时长等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 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性能
DOI:10.12721/ccn.2023.157298
基金资助:

引言:氯化镍是比较常见的热电池正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储能值高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热电池制造之中。在热电池制备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正电池正极材料需要经过高温处理,但是针对这一观点却缺乏有效的证明。本文就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进行研究,探究以高温处理粉作正极制备的热电池的性能状况。

1实验过程

1.1实验材料的制备

本实验涉及的材料主要为六水合氯化镍,实验之前先对六合水氯化镍材料进行真空烘干处理以及高温处理。在真空烘干过程中,需要确保烘干环境的绝对真空,并且保证烘干时长不少于24小时。完成材料的真空烘干之后,再对经过真空烘干处理后的六水合氯化镍材料进行粉碎和筛选,接着再对粉碎和筛选出来的材料进行高温处理。

1.2实验电池的制备

实验电池的制备,分别对氯化镍材料进行高温处理以及真空烘干处理,然后分别在经过处理后的两组材料中按照相应的比例加入导电材料和熔融性无机盐。并应用锂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同时选用三元全锂电解质。

2试验结果分析

2.1真空条件下烘干粉与高温条件下处理粉的外形和XRD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水处理过程中,氯化镍晶体的晶格也会被破坏,与此同时,真空烘干处理也会破坏晶格,在此基础上再对材料进行高温处理,则可以使那些损坏的晶格以新的形式排列。相较于脱水处理的氯化镍,经真空烘干再加热处理的氯化镍在外观上更具光滑性与层次性。

2.2真空烘干粉与高温处理粉的XRD图谱分析

分析真空烘干粉的XRD图谱,可知其在12.8度以及25.8度存在2个显著的NiOOH特征峰。表明在烘干温度的影响下,氯化镍晶体容易出现结晶水氧化现象。针对高温处理粉的XRD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无杂相显示,且衍射峰较少,并普遍比较尖锐。这种情况表明氯化镍在经过高温处理之后其晶体结构相对稳定。由于氧化物杂物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只能附着在材料表面,因为纯氯化镍晶体粒的排序比较紧密,氯化物杂物难以进入到氯化镍晶体粒之中,后续只需将这一层杂质去除便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2.3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的物理参数分析

无论是高温处理粉还是真空烘干粉,均采用粉碎的方式进行处理,经过80目筛后得到相关性能参数详见表1。

表1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的理化性

1739416459627.jpg

结合表1分析,在比表面积方面,高温处理粉更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真空烘干处理过程中会导致材料出现相应的细孔,受此影响使得材料比表面积变大。对于高温处理粉而言,由于其晶格排序更加有序,相应的细孔也会随之缩小,而随着细孔的缩小,材料的表面积也会随之缩小。与此同时,随着细孔的缩小,材料的振实密度以及松装密度则会随之有所提升。在含水量方面,结合表1数据分析,表面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都不能将材料中的水分完全去除。如真空烘干粉虽然经过了24小时的烘干处理,但是材料的含水量依然为4.7%,相较于烘干粉,高温处理粉虽然同样未能将材料中的水分完全去除,但是高温处理粉的含水量明显降低,仅为01%。通过表1各项数据分析,对比高温处理粉与真空烘干粉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真空烘干粉,高温处理粉的理化性能与热电池制备需求之间更加契合,更适合作为热电池正电极材料。

除了分析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的理化性能之外,本实验还对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的压片电阻和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借助对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分别采用增添不同比例导电剂的实验,并统计压片厚度以及平面间电阻数据,详见表2。

表2高温处理粉以及真空烘干粉的压片电阻和厚度

1739416512675.jpg

 结合表2分析,在对两组材料分别添加同样计量的导电剂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粉的电阻更低,厚度更小,并且高温处理粉的厚度缩减范围大,由于厚度缩减范围较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比能,并且其提升空间较大。对于热电池材料而言,导热系数越高以及电阻率越低,便意味着热电池材料性能越佳。由于氯化镍热电池具有激活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对材料的导热性能要求更高。无论是材料的导热性还是材料的导电性,均会受到材料结晶状态的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改变材料结晶状态的方式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与导热性。对于氯化镍材料而言,通过高温处理可以使其结晶度越来越好,材料结晶度越来越好,相应的材料的热学性质以及电学性质也会随之有所提升。另外,从本质上来讲,晶体的导热性属于热振动传输,晶体的导电性属于热缺陷运动,无论是热振动传输还是热缺陷运动,均与晶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由于真空烘干处理会造成材料晶格的断裂,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热振动传输以及热缺陷运动,或者导致运动行程被延长,进而会影响到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导热性。而高温处理粉则不涉及这方面问题,高温处理粉因晶粒比较完整,因此其导电性以及导热性不会受到影响。

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的方式对比热电池正极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性能状况,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的材料性能更佳。相较于真空烘干粉,高温处理粉的含水量更低、放电内阻更低,另外在比表面积等方面也更具优势。这些都表明氯化镍受高温处理的影响更大,因此高温处理的方式对于改善热电池正极材料性能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大,并且这些影响以积极影响为主。

参考文献:

[1]袁光明,高文秀,于金玉等.关于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21(02):24-26.

[2]楚天宇,杨少华,于佳男等.热电池用NiCl_2薄膜正极的制备研究[J].电源技术,2018,42(05):668-670.

[3]李海君.试析高温处理对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性能的影响[J].当代化工研究,2017(03):175-1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