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熊雪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熊雪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建筑技术学报,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033.
摘要: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组装建造等一系列先进的工艺与技术,使建筑物的结构与部件得到预制化、标准化和通用性,再通过简易的组装与安装,最终完成全建筑的建造。在现代施工工艺的持续发展与提升下,装配式施工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应用解决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33
基金资助: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建造速度很快。与传统的建造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制作与组装速度更快,能够极大地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效率。其次,它的价格很便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制预制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拼装式混凝土结构。三是节省资源。通过工厂化生产,可以降低施工场地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浪费,也可以对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再利用,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四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在生产及安装过程中,均采取干式施工方式,既可降低水泥用量,又可降低污水排放量,又可应用节能材料及工艺,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墙、柱安装施工

1)按照设计图中的钢筋定位,与该楼层标高相一致,对底层楼面进行全面清扫,并备好提升工具及器材。

2)将预制的墙体、柱的垂直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用斜拉条将楼板与墙体、柱预埋件固定,并对预制的墙体、柱的垂直度进行复核,并通过可调的斜撑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规范,但一定要确保其稳定,不得有松动现象。

2.2叠合板安装施工

1)在提升层板时,可以使用模板法进行吊装,吊装过程中要保持稳定,不能太快。

2)提升位置到达工作面300 mm后,需要停止,定位和调整层板的方向。

3)在安装层板时,需要在底板上设一个临时托架,托架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50厘米左右,这是根据托架的稳定计算得出的。

4)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需要设置双层支撑,当一层叠合楼面结构建造完毕,且其强度达到设计指标的75%,方可拆下一层支撑。

2.3预制窗体及楼梯施工

1)预制窗体施工:在施工期间,通过螺栓、吊耳等方式,将表单预先设置的螺帽进行连接,操作面之间要有300 mm的间距。在实际连接时,要根据窗体的特定方位,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窗体螺栓能够完整地嵌入到墙体的连接孔内,这样的连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充分利用预制混凝土的优点。

2)楼梯施工:装配式楼梯台阶不能做光滑的,光滑的台阶会造成台阶表面的瓷砖或涂料的空洞。在进行预制楼梯的提升之前,要根据楼梯的尺寸、形状等进行安装。当楼梯进入场地后,应按照提升方案和编号,在各部件上标注序号,并在图上注明序号的位置。为便于检查,在吊装前,对每一段楼梯都要放出控制线。

2.4灌浆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灌浆施工方式是钢筋套管灌浆,所使用的灌浆材料是高强度的、不收缩的,使用了特殊的打浆机。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固化速率很快,为确保灌浆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时搅拌并掺入相应的胶凝材料。在进行灌浆时,应从下一排灌浆孔进行灌浆,直至全部灌浆孔全部灌浆完毕,才能判断灌浆孔已注满。在出浆口发生漏浆时,应及时用橡胶塞封闭。在灌浆施工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用于套管灌浆的钢筋应符合 GB/T1499.1-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中规定的型号,并应选用12-40 mm的规格。

2)对灌浆材料的配比、拌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30分钟以内全部用完,无二次拌浆、二次使用。为确保灌浆的质量,在灌浆材料中不得加入任何外掺物质。

3)灌浆前,先对截圆锥圆形模具和玻璃面板进行润湿,再将截圆锥圆形模具放在玻璃面板上,再将搅拌好的灌灌浆倒入试件内;再经过震动处理,使气体得以排放,然后缓缓抬起锥形试模,使其不受干扰;让它自然地扩散到静止状态,再对垂直方向上的扩散程度进行测定。在30分钟的时间里,它的流动性要达到260毫米。

4) 灌浆施工时,施工现场温度要保持在5-30℃。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可采用冷水拌和,以降低浆液拌和温度。灌浆施工可采取压浆的方法,灌浆由灌浆套管向下灌溉、排水孔灌注,若其他灌浆孔均有冒浆,则说明已注满;可拔去灌浆管,并用橡皮塞进行填密。

5) 在进行套管灌浆时,应由工程试验室和监理共同完成灌浆材料抗压强度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 GB/T 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同时其抗压强度不能小于设计指标。

6)灌浆结束后,要对各部件进行养护,要将养护温度控制在5-30℃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

7)灌浆完毕24小时之内不得有震动,3天之内严禁承载。当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达35 MPa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若灌浆料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指标,则可拆掉临时用来加固的斜拉条。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管控

3.1.1 严格监督原材料和混凝土

作为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原材料和混凝土的整个施工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步,对产品的出厂检验进行详细的审核,其中,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主要是掺合料、水泥等;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第二,仔细核对加固套管和钢筋的质量证明书,同时也要对套管内的钢筋接头进行检验,以保证上述材料的质量是合格的。

3.1.2重视对构件制作成型过程

在零部件制造和成形工艺中,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制订和实施相关的控制策略。第一,要保证这些钢筋的位置、尺寸等都符合要求。第二,要将纵向钢筋的焊缝检验报告进行核对,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第三,要对预先安装的吊环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它们符合设计的要求,例如:预留孔的位置和数量。

3.2 注重对关键施工技术的管控

3.2.1强化阳台吊装施工技术控制

一般情况下,阳台吊装施工的控制应注意如下:第一,在安装阳台部件之前,应将水泥砂浆找平层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湿润的水泥砂浆,然后进行灌浆处理,从而保证了各个部件之间的有效连接。二是在吊装构件时,一定要保证构件和绳索的角度不小于45°,同时保证吊索的受力不能太集中,要均匀分布;当构件吊装至规范高度1米左右时,应先将构件稳固,并确定各构件之间的间距。三是在确定了间距后,一定要下钩。在此期间,如果出现错位,要及时、准确地使用滚撬,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其满足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

3.2.2 优化梁吊施工控制

加强梁吊吊装施工控制,应注意如下问题。第一,施工人员在进行主梁吊装时,一定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确定吊点位置,并保证吊绳角度不小于45°。第二,工人们在精确的悬挂挂绳以后,要停在离地500毫米左右,小心的检查吊索有没有松动,如果符合相关的规定,就可以把它吊到最合适的地方。

4结论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既能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又能推动建设全过程的绿色发展目标。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应加强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以达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以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楠.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J].居舍,2022(21):31 -34.

[2]牛自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砖瓦,2022(04):65 -66 +69.

[3]赵德任.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1(04):16 -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