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功能的唯一渠道,人们需要从各种食品中获取能量,才能正常地开展各项活动。我们吃的食品如果存在安全问题,不仅不会给人体提供所需能量物质,还会使人体产生各种疾病。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人类的正常生活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食品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1.1前提性作用
食品生产首先面临的是产品的标准问题。我国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企业严禁无标生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食品加工企业都已经有行业标准或是国家标准可以参照执行,但还存在一些食品企业,仅有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却没有食品产品的相关标准。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在合规的情况下制定好产品标准,通过法定的渠道将其报送至行政部门备案,进而形成有效的法定产品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生产。这不仅需要企业切实执行产品标准,同时还需全面执行安全卫生的相关标准、使用原材料的相关标准、质量检测和食品包装物的相关标准等。此外,食品标签的有关标准也是企业要强制执行遵守的必要准则之一。和产品标准一样,食品标签标准对食品安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基础性作用
在组织食品生产加工时,需要认真对照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例如,饮料生产企业在建厂、选厂址时,就应当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在购置饮料生产的相关设备时,需要经过标准化的审查流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严格落实卫生规范的有关标准,也要高标准落实原材料、卫生、产品以及质检的有关标准。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刚进行批量生产的时间节点,严格按要求督促企业抓紧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健全标准化的职能机构及质检体系。同时,在企业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作标准体系,并督导高效运转,确保产品生产合格率达到100%。
1.3具有依据性
对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进行质检工作需要注意两个标准。一方面是国家层面制定的法规和制度,另一方面是食品企业进行质检工作的有关要求。这些标准是进行食品安全质检工作的基本技术依据。企业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建立相应的食品加工生产标准体系,不断优化生产加工过程的生产流程,更好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口感。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监督工作的执行。如完善技术性法规,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及时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从微观来看,企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就需要对标准化流程进行严格控制。
1.4保证性作用
标准化生产需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企业标准系统,就是收集、建立技术基准、工作基准、管理基准,监督和管理这些基准。食品企业利用企业标准化工作,在确保食品质量的前提下,改善企业管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食品小作坊更是多不胜数,如果生产加工没有规范的标准和有效管理,那么食品质量安全就无从谈起。现今,我国食品质量总体上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还需改进和提升,及时建立食品质量标准的监管体系。
2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2.1食品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这在《食品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食品标准也需符合相关规定。在管理过程中,食品标准原则指的是与食品有关材料以及食品相关产品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全方位对于食品有关要素进行管理,如食品添加剂、原辅料等都应当进行检查和评价,不合格的材料要妥善处理。
2.2生产标准
生产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食品生产中的加工技术管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清洗、碾压、沉淀、杀菌等操作,标准化定量这些作业规范有助于增强管理力度,在机械化、系统化的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应以人工作业管控内容为重点,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影响食品质量安全。
2.3市场标准
对于食品销售环节,也需要进行规范,盗版及高仿产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其价格低廉但质量难以保证。而且部分食品的销售途径不够规范。例如,部分商家为了获取利润,并未在商品上标注中央厨房名称或是速食包生产厂商,这为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风险隐患。
3加强食品生产标准化的建议
3.1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工管理体系
在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食品技术监管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序实行,详实记录相关的演化进程,跟踪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的实际运用,通过生产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检查人员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检查,验证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的实效性、合理性,从而在生产全流程有效实施标准化操作。
3.2制定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制度体系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员工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一切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更好地实现最初的目标。由此可见,检测机构想要顺利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管理规范,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执行产品检验标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规定,使各企业都精准地把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为食品生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强技术培训
食品质量监督部门肩负着保障食品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合法消费权利的重要职责。要通过科学的定量测定,采用准确的数据来检验产品的好坏,才能使质检工作更加准确、有说服力。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高效组织食品质检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3.4及时更新生产加工设备
为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在技术上减少了资金的投入,使用的都是一些老旧的、落后的、安全性低的生产加工设备,这样对食品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所以,在食品生产环节,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尽可能使用先进的、科学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机器设备。同时,企业要对这些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更新换代。
3.5重点抓好食品生产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食品生产的综合能力表现在食品完成验收之前,因而需要对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地检查与管控。首先,对人员的把控力,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其次,注重生产流程的细节检查,认真检查工艺的规范性、设备的安全性、原材料的质量等方面。实现人与物的合理监控,才能提升食品生产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安全关系着百姓的健康生活,食品问题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食品加工生产标准化可以促使食品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对此,食品检测机构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制度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及时更新生产加工设备、重点抓好食品生产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以此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使各类食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百姓能够更加安心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姚红丽.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18).
[2]沈俪娜.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食品,2020(07).
[3]郭惠榆.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标准化的作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9):212.
[4]周建忠.浅谈我国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食品工业:下,2014(1):60-61.
[5]史岩岩.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