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更换屏蔽软管故障的总结与分析
郝雪梅 王乐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雪梅 王乐新,. 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更换屏蔽软管故障的总结与分析[J]. 装备技术研究,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5.
摘要:
本文以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为研究对象,转变排故思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故障排除。
关键词: 发动机总装配;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更换屏蔽软管
DOI:10.12721/ccn.2021.157015
基金资助:

一、故障现象
2020年12月,一台某型发动机在试车油封完工后,发现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屏蔽软管未按规定更换。
二、产品结构及原理
发动机由主要机件和工作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发动机的主要机件有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和附件传动装置等组成。发动机的工作系统有滑油系统、主燃油系统、加力燃油系统、起动系统、发动机工作状态操作系统和 漏油系统等组成。
发动机总装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装配顺序进行。
首先,主、副燃油总管及电磁活门的安装。安装主、副燃油总管、起动电磁阀、起动单向活门、各种导管及附件(包括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氧气单向活门、主油路汽化器电磁活门、副油路汽化器电磁活门、起动补油电磁活门、补充放气电磁活门、点火导线总管、点火线圈)。
其次,加力扩散器的安装。安装燃油收集器和漏油管、空气进气管、加力燃油总管、加力燃油进油管等各种管路。
再者,附件机匣的安装。包括前、中、后支点滑油回油管、燃滑油附件滑油排油管、燃滑油附件滑油进油管等。
最后,主燃油泵传动装配、操纵组件的安装(包括装配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传感器、状态操纵盒)、管路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包括安装传动机构通风管、主副油路燃油进油管等管路安装,调节针塞、燃滑油附件、中间燃油滤等附件的安装)。
三、原因分析
某型发动机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工艺规程规定,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屏蔽软管图号为7229848-600,图号尾数的600代表屏蔽软管长度为600mm。而该产品装配的屏蔽软管长度为560mm。
该发动机因故障提前返厂,按发动机当时大修时工艺规程规定,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屏蔽软管图号为7229848-560,屏蔽软管长度为560mm。因在外场使用时,插头连接的导线经常扯断。为消除连接应力,防止转速传感器插头导线折断,根据外场使用要求,增加长度尺寸,将屏蔽软管长度由560mm更改为600mm,同时将直形管插头PR20K3PB更改为弯形管插头PR20K3RB。该发动机返厂后,因不是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的故障,故工作者未更换屏蔽软管。
四、故障排除
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插头共有3根导线,这3根导线从大插头开始,用氟塑料带包扎在一起,直至尾端导线焊接在小插头上。其导线长度是有规定的,没有40mm的余量,可以直接将560mm的屏蔽软管更换为600mm的屏蔽软管。
通过发动机的产品结构及总装配的要求可知,在发动机装配时,需先将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固定在前机匣上,然后再将各个附件逐一装配,将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覆盖在其中。
按常规排故经验,该类故障的排除方法是将发动机大分解。只有将所有附件均拆下,才能将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取出。
这种故障排除方法,会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
首先,发动机大分解及重新装配,会产生新的工时成本及各种必换件成本。
其次,发动机分解后,各零组件装配前需要清洗,这时会有辅助材料的成本产生。
再者,在发动机重新装配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故障,增加质量风险。
最后,发动机总装配后,需要进行附加试车。附加试车需要大量的汽油,这时会产生辅助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发动机排故应由简到繁。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不分解,直接在发动机上进行故障排除,则能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查看发动机整体结构,在发动机上对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的屏蔽软管进行更换,将加力燃油泵和燃滑油附件分下,即可露出整根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屏蔽软管。按照总装配的反向顺序,拆除燃滑油附件后对发动机再次进行观察,看到可通过加力燃油泵与前机匣中间的缝隙拆除该屏蔽软管。经过观察试验,确定只拆除燃滑油附件的排故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
总装先分下燃滑油附件。自动控制器导线总管工作者将三根新导线用氟塑料带缠绕后用玻璃丝线绑扎。分解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插头,将新导线分别与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导线焊接。焊点要求尽可能的小,以免在穿线的过程中划伤其他导线上缠绕的氟塑料绝缘层。屏蔽软管此时不分解,保护导线在进入屏蔽管之前不被划伤。分解主插销插头A,焊下插针26、27、35上的导线。将插针26、27、35上的导线由主插销接头抽出,直至露出新导线。切剥新导线的绝缘层,套上绝缘衬套,分别焊接在插针26、27、35。焊接导线时,焊锡应充满插针、插孔的承窝,并渗透至纤芯内,表面不应有可见的缝隙和焊瘤,焊接处用乙醇棉球擦净。钎焊后,导线的绝缘层后缩量不应超过1.5mm。重新装配主插销接头A。更换接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的屏蔽软管为7229848-600,插销接头为PR20K3RB。 插头焊接后,导线线芯应处在插针焊接槽内且导线外皮留在插针焊接槽内的长度不应超过两毫米。焊接时,每根导线要留出15~20mm余量。装配导线时,留出的余量要用平头镊子轻轻地顺到屏蔽软管中,不能留在小插头内。
检查线路连接的正确性。(见图1)检查导电部分与壳体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工艺要求。装配燃滑油附件。

21.PNG

发动机完成装配后,只需进行密封式车即可。
四、总结
在外场或总装配的情况下进行屏蔽软管的更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分解的附件,减少工人工作量、降低故障率、降低修理成本和试车成本。同时,为发动机在厂试车或外场遇到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发动机试车过程中,如果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插头导线折断或接触不良,会造成n2转速不显示或者n2转速忽大忽小不稳定,导致发动机试车时的性能参数无法计算,最终造成发动机试车不合格下台排故;发动机如果在外场地面试车时,(转速操纵盒六个电门无法显示角度),最终造成喷口无法转换故障。
第一作者情况介绍:
作者郝雪梅,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职工大学,专科学历,现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二三工厂发动机修理技术员,邮政编码057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