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是打造和谐宿舍生活氛围的基础。但宿舍矛盾是造成大学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日积月累的不文明宿舍行为、个人不良习惯是造成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宿舍行为规范主要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普遍约束性和常规性。对于学生宿舍内部具体行为没有明确规范,这样会造成宿舍矛盾产生的隐患。
一、高职宿舍矛盾原因分析
宿舍是大学生修养身心的地方,宿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校园里的家,宿舍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像家人一样对待。大学生对宿舍不仅是一种空间的依赖更是心理上的精神依赖,回到宿舍应该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并且大学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和宿舍成员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有一个快乐的大学时光。然而现代大学宿舍发生的“同室操戈”暴力事件暴露了当前大学生宿舍关系破裂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1.个人角度
首先,性格差异是造成学生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能很好地活跃宿舍氛围;有的学生性格内敛心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00后”大学生在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造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较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体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当宿舍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时候,即使察觉到变化,也不会第一时间以解决的态度来正视问题,而是选择逃避。而换宿舍成为宿舍内部发生问题之后的第一选择。
其次,宿舍是一个集合多种功能的密闭场所。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的矛盾会在宿舍被放大和挤压。宿舍既是一个公共空间同时也包含了私人领地。生活习惯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和打扰到他人正常的生活,日积月累成为宿舍矛盾的重要来源。
2.学校角度
宿舍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但同时又是最容易忽视的载体。建设校园文化也容易忽视对宿舍文化的开发和挖掘。高职院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纪律、卫生、安全的管理上,而更好、更人性化的治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宿舍入住管理模式就存在许多诟病之处。比如多数高校采取先到先选或者按照报到顺序依次入住,而这种简单的入住方式,对学生的家庭、性格、习惯等因素考虑较少,这为宿舍矛盾埋下了隐患。
3.家庭角度
家长对子女集体生活的远程教育引导对学生能否正确处理室友关系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在工作中偶尔会接到家长电话要求为其子女更换宿舍,这样的行为造成子女远离父母却仍旧过份依赖父母,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子女从根源上解决内部矛盾,反而造成学生大学时光的一个难解的心结。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提升宿舍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笔者针对宿舍管理中造成宿舍矛盾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以及宿舍公约制度的推行进行了前期调研。
二、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之初,首先与学生干部、普通学生进行座谈,总结出造成宿舍矛盾的多方因素,并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问卷调查共28道选择题,1道建议类题目。
问卷通过问卷星的形式,不受时空限制,由学生手机作答,共收到514份问卷,有效问卷514份。其中大三175名,大二339名。笔者所在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5.45,包括文秘、学前教育、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四个专业。
(一)学生答题基本情况:
基本符合我院专业人数比例。
答卷男女性别比例如下图:
符合我院女生为主的男女答题比例。
(二)针对学生对目前宿舍状况的满意度,
数据如下:
从以上数据来看,51.17%的学生对宿舍现状比较满意,占到调查学生的一半以上,也是学生对目前宿舍管理工作的肯定。3.13%的学生对宿舍现状不满意,正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三)对于宿舍公约的推行
74.61%的学生愿意尝试,极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很愿意接受学院对宿舍管理的创新之举,愿意尝试推行宿舍公约。
(四)对于学生愿意遵守宿舍公约制度的原因调查
可以看出66.15%学生愿意遵守宿舍公约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维持宿舍和谐关系。能够看出学生对宿舍公约制度推行的配合度很高。
(五)关于学生最想在哪些方面制定宿舍公约,数据如下图,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最希望在卫生值日、噪音控制、作息时间、外来人员控制等方面制定宿舍公约。数据与笔者在宿舍管理实际工作中问题基本相符。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在这些方面制定宿舍公约维护宿舍稳定和谐的成员关系。
(六)您的宿舍多久打扫一次,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只有26.26的学生会一天打扫一次宿舍,32.49%的学生二至三天打扫一次,33.46%的学生脏了就打扫,没有固定次数。从以上数据看出,学生对宿舍卫生打扫工作并不重视,由此可见卫生状况在非检查时候堪忧。
(七)关于宿舍成员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处理数据如下:
由此可见将近一半学生宿舍关系和谐,39.68%的学生宿舍关系和谐,出现矛盾可以内部解决。此数据与工作接触中的案例稍有出入,在工作中学生宿舍一旦出现矛盾,尤其是女生宿舍,很难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往往是在调解不成功后换宿舍。
(八)对于外来宿舍成员到访频率,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39.49%的学生不欢迎外宿人员到访宿舍,27.24%的学生希望两天到访一次。此数据与工作实际比较契合。近几年工作中发现,学生宿舍矛盾因外宿人员频繁到访以及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宿舍矛盾问题越来越多。为了遏制这一势头愈演愈烈,需要通过宿舍公约对外宿人员访宿及停留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定。
问卷其余数据供各宿舍制定公约参考。基于以上调查,笔者拟在新生中推行宿舍公约制度。
三、宿舍公约制度推行路径分析
制度是保障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目前宿舍公约是由每个宿舍的全体成员在入校两周之内制定本宿舍的规章制度,全体宿舍成员签字、班主任审核签字,由学院负责管理教师审核通过,正式生效。宿舍公约的制定根据各个宿舍具体情况不同可涉及全面,可注重关键点,可规定年限,可规定奖惩措施等等,只要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宿舍全体成员一致通过即可。宿舍公约制度的推行需要各方统筹协调。
(一)深植公约意识内化公约理念
宿舍公约的推行需要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认同、接受,将公约内容内化于每个学生的心中。公约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尤为重要。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需倡导文明理念引领学生的文明行为。在学生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心学生热切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遵守公约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公约的制定、规范的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反馈效果都应该紧密关切学生的利益和接受水平。公约不是一成不变的框架约束,而应该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指导下,每个宿舍结合成员身体、习惯、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相互之间利益趋衡。公约的制定可以有效保证宿舍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一致,进一步促进相互之间学业上相互带动、生活上相互帮扶。在宿舍成员的一致认同下实现公约长远推行的基础。
(二)遵守宿舍公约外化文明行为
宿舍公约的推行不是最终落实在公约协议的签订和公约上墙,而是要让制度落地,让公约成为学生在宿舍的普遍遵循制度。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应加强对遵守公约的宿舍选树典型,对先进典型宿舍进行宣传展示工作,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推动经验的传承创新。大力开展表彰工作,增强先进宿舍和个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对获得表彰的宿舍挂牌亮相,培育争先创优的氛围。
(三)创建长效机制让宿舍公约长远运行
参考调研结果,准确分析高职学生特点,及时制定、修订学生宿舍管理相关制度,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逐渐从制度上对宿舍公约的推行予以支持。对学生宿舍进行精细化管理,鼓励学生制定特色宿舍公约。对优秀宿舍公约进行经验推介,形成公约范本供下一届新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