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
高秋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秋生,. 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J]. 建筑技术学报,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摘要: 在全球化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今社会,景观设计植物的培育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常规育种技术作为景观设计植物培育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常规育种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基金资助:

1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理

景观设计植物的选择不仅仅基于其美观价值,还需考虑其对环境的生态贡献及功能性需求。这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景观设计植物是否能满足城市绿化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规育种技术被用于改良观赏性状(如花色、花型、叶色),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如耐寒性、耐热性),以及增强生态功能(如抗病虫害能力)。这些应用不仅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也为创造更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园林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培育新品种,园林设计师能够获得更多选择,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

2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融入自然理念

在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自然理念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破坏。设计师应将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和生长需求,以自然为导向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贴近自然、优美宜人的景观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还能够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融入自然理念还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和评估现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以制定合理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应注重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加贴近自然的观赏体验。融入自然理念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原则之一。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原则,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优美宜人、生态平衡的植物景观环境,提供更加贴近自然的观赏体验。

2.2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在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也非常重要。这一原则强调植物景观应符合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以提高人们的观赏体验和使用效果。首先,人性化原则要求设计师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这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人群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观赏和使用环境。其次,人性化原则还要求设计师注重植物景观的易读性和可接触性。易读性是指植物景观应具有清晰、易懂的空间结构和景观元素,以便人们能够轻松地了解其主题和功能。可接触性是指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体验植物景观,从而增强对景观的感知和理解。最后,人性化原则还要求设计师关注植物景观的文化和教育意义。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文化内涵和寓意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以及设置相应的解说和标识系统等手段,向游客传递植物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和教育意义,从而提高人们的观赏体验和教育水平。

3 植物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3.1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当前,在园林实践中,植物造景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园林中,植物的选用、配置不当,造成了园林的整体协调性不足;园林中的植物形态、样式不统一,影响了园林的整体性;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地进行绿化,是园林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由于缺乏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季相特征、景观功能及人文内涵的关注,造成了诸多问题。首先,若选择的树种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光照等环境,则其生长受限,严重时甚至不能存活,这将会对整个园林景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若没有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则会造成景观效果的单一和单调;另外,植物还具有美化、遮阳、隔离等多种作用,若未充分考虑这些功能,则会造成景观质量的下降。同时,植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若不能正确的利用植物来传达其文化意蕴,则会使其丧失自身的特色与文化魅力。

3.2植物的形式和风格不统一

植物在园林营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园林中,植物的形态与样式却不能与其整体的形态及风格相协调,造成植物造型的单调、刻板,或是太过繁复、杂乱、不协调,这就会影响到整体的审美与风格特色。整个园林的风格要和谐统一,植物的形态要与之协调一致。比如,如果整个花园的风格是简约自然,那就应该选用简洁的植物形式,让植物和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达到简约自然的效果。反之,若花园的总体风格是富丽堂皇,则宜选用更为繁复、华美的植物造型,以与之相适应。

3.3植物的养护和管理不到位

目前有些景观营造中,由于对植物生长需求和景观效果的重视不够,导致其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差。设计者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后期的维护与经营需要。如某些植物对土壤、空气温度、湿度等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若不加以考虑,将会造成植物的生长不良。另外,在养护与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采取合理的浇水、施肥和修剪等措施。若不按植物生长规律及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将会引起植物生长迟缓、养分匮乏、病虫害滋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降低园林的观赏价值,严重时还会导致植物枯死和景观受损。

4常规育种技术在景观设计植物培育中的应用案例

景观设计植物的培育在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常规育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成功改良了植物的观赏性状,增强了环境适应性,还有效调整了生长习性,满足了多样化的栽培和应用需求,为景观设计植物的多样化和功能性改良提供了重要支持。

4.1观赏性状改良案例分析

观赏性状作为景观设计植物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美观度和市场价值。例如,月季作为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其育种改良历程充分展示了常规育种技术的力量。育种家通过系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不仅显著扩展了月季的颜色和形态多样性,还成功培育出了具有特殊香气、长花期和抗病性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这些改良使得月季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需求,成为全球园艺爱好者的宠爱。

4.2环境适应性增强案例分析

随着环境变化和城市化的加剧,景观设计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日益成为育种的重点。以百慕大草为例,该草种通过选择育种技术的应用,成功培育出适应干旱和高温环境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在水分稀缺和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绿色覆盖,显著提高了城市绿化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此外,这一技术的应用还涉及提高植物的盐碱地适应能力、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有效应对了城市绿化面临的多重挑战。

4.3生长习性调整案例分析

生长习性的调整对于满足特定景观设计需求至关重要[2]。观赏竹——斑竹的育种改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常规育种技术,育种家们成功培育出了生长速率较慢、株型更紧凑的斑竹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合于小型花园和容器种植,还能有效控制竹子的扩散速度,减轻了对周边植被的压迫和侵占,实现了景观美观与生态平衡的双赢。此外,通过育种调整植物的开花时间、果实大小等生长习性,也能满足特殊节日装饰或特定景观效果的需求。

5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注重美化环境,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是让人们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园林景观可以把自然和艺术巧妙地融合起来,常规育种技术可以很好地美化城市及住宅,还可以弱化城市里的钢筋水泥,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利用植物景观来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擎宇,翟沙沙,孙希洲.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花木盆景:下半月,2023(5):113-115.

[2]施金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讨[J].花溪,2020(11):85-87.

[3]于红芳,赵新伟.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探究[J].花卉,2022(16):76-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