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王英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英,.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19.
摘要:
在素质教育愈加得到重视的新社会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便会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那么在计算机应用教学具体开展过程中,中职学校就应当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注重教学的思政化发展,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项目,创新教学思维模式,把教学理论与思政理论进行充分联合,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成效,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而且也会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生价值观,所以,就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深化研讨。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019
基金资助:

引言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计算机应用属于基础性教学项目,其中包括了诸多专业领域的常识,而且参与学习的学生也是大量的。在该项教学活动的以往开展时,更多时候都是基于学生自动化办公能力的发展作出考虑,未能考虑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所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中职学校就应当注重对计算机应用教学创新,在有效助力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更好发展的基础上,也适时加入思政教育教学项目。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全校必修课程,课程开设面广,面向的学生众多。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发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进行融合,实现“传道”与“授业”同步。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

2.1结合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

基于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思政化发展需求,中职学校教师就需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教学的思维方式进行革新。一方面,从现实客观的角度考虑,设置教学革新目标,规划出切实可靠的教学计划。在平时教学环节,就是需要设置基于知识灵活应用的思政化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加强,科学规划一周之内的课节教学频次、教学项目,并把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进行充分联合,已加强教学的快捷性和成效性。例如,在给学生讲解word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结合这些知识,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以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领悟和长久记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设置全面的融合式教学体系。使具体教学处于思政化发展的氛围中,例如在Word相关知识应用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态度,对这些知识进行拓展性应用,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深刻长久记忆知识,而且也会在使学生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正确引领下,逐步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从而达到融合式教学的目的,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2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第一是爱国主义教育。计算机是各行业领域建立信息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在学生搜集学习素材、通讯和实习等方面都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就目前来说,中职学校针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市场的主流产品,由于我国在计算机软硬件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少。所以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诚信教育。诚信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那么在给学生实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充分结合教学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诚信意识。第一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课上言行进行合理限制,防止学生在学习上有拖延症的表现,促使学生真正感知到诚信和考勤在本身未来发展中的积极影响。第二是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把数据的汇总、数据整理等教学环节为依托,鼓励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参与相关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在平时教学与考核环节,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平时表现的考核,结合学生课上发言表现情况,课上练习的态度,鼓励学生记住自主进行课后复习,自我建立高度的诚信意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是责任意识。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教学的快捷性和成效性。就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参考:一方面,充分结合相关企业的计算机业务技能标准、业务运行安全等信息数据,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促进其在强化自我专业技能的同时,建立正确的工作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把计算机专业常识应用与案例引导两个环节进行充分联合,结合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目标,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案例,切实保证学生在案例设置中,快速领悟计算机专业常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并且在循序渐进中,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目的。

2.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教师就需要在根本上脱离对以往框架式思维模式的依赖,不能把思政元素刻板加入到教学环节,而是需要在实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再适宜导入思政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计算机课程与思政教育教学课节的同步化。假若还是沿用以往框架式的思维模式,这样的美好愿景也就难以保证达成。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就应当充分结合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思维模式进行创新,营造既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使计算机应用教学具有影响人引导人的显著作用。而中职生都会表现出好奇的心理以及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中职教师就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一年龄天性,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充分联合,同时在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资源共享和事例研讨等学习模式进行联合,从而让思政元素与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全面融合的基础上,也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深化探索文化知识,使其真正意识到这种联合教学的意义所在,调动其民族自信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如此一来,便会有效助力教学的质量成效达标。

结语

思政教育是现代中职教师工作中的主要项目,在计算机应用教学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充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确立能够有效促进思政元素与具体教学联合的最佳措施,把教学内容讲解、技术指导、教学项目等环节都渗入思政元素,如此一来,便会在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质量成效的基础上,也会有效促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建华,韩应欣,王春艳,等.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探讨 --以《办公软件》课程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0,(14).16~19.

[2]杜永青."课程思政"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15).40-41.

[3]孙新德,刘国梅,刘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1).133-134,137.

[4]张玮.基于SPSS分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线上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77~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