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与对策探析
刘俊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与对策探析[J]. 化学研究前沿,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摘要:
化学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症结,如教材与实验脱节、实践效率不高、实践创造性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的症结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推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症结;对策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基金资助: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旨在通过直观的操作与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基于此,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探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新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

1.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症结分析

1.1教材与实验脱节

当前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呈现往往与实验操作存在明显的断层。教材内容更新缓慢,而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却在不断进步,这种不同步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室中无法直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外,教材对于实验的描述通常过于简化,缺乏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失败或者产生安全隐患。

1.2实践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实践效率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学校实验资源有限,实验设备和试剂可能不齐全或者陈旧过时,无法满足所有实验的需求。这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经常遇到药品不足、设备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往往过于紧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只能匆忙完成实验报告,实践效率低下。

1.3实践创造性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实验操作往往只停留在机械重复的层面,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由于学校对实验安全的担忧和对成绩的过分追求,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往往被限制或者禁止,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的实践创造性。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对策分析

2.1加强设施建设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实验室设施作为实验教学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验室设施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更新实验器材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基于此,学校方面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再者,要关注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等,使实验流程更加顺畅,提高实验效率。此外,还需要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验体验和学习方式。

2.2优化实验设计

针对化学实验与教材内容脱节的问题,应当全面正确的认识实验设计,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学习,明确实验流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优化实验设计应注重实验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解质溶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制电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新鲜的柠檬、铜片和锌片,亲手制作出简易的电池。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实践的过程,还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移动和电流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亲手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学生观察到不同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如何导致电流的产生。

2.3组织探究实验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互动与探索的环节,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交流与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应用,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有趣的探究实验,主题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实验中,学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自主选择催化剂种类和浓度,并认真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记录了反应时间以及温度变化等关键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学生发现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学生发现,在加入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而未加入催化剂的反应则相对较慢。这一发现让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开始深入讨论和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2.4开设选修实验,扩展实践场所

由于高中实验课程安排较少,许多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完成化学实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化学实验的实践机会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尝试设置实验选修课,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基于此,学校应该摒弃原有的错误观念,将化学实验重视起来,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学校可以扩展实践活动的场所,将实验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实验的内容更加感兴趣。通过设置实验选修课,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化学实验比赛、化学实验展览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化学教师立足于实际,对于以往实验活动中存在的症结进行剖析,将课堂中心由教师向着学生转变,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进一步落实“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完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文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症结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7,(01):39-40.

[2]汪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与对策探析[J].科普童话,2016,(43):12.

[3]韩会莲.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与对策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0):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