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废水处理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研究与应用
高莹莹1 孙担1 张梅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莹莹1 孙担1 张梅2,. 化工废水处理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研究与应用[J]. 材料科学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57.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化工废水处理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探讨其研究与应用。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综合分析,重点探讨了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性能、优势以及应用前景。文章旨在为化工废水处理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化工废水处理高效吸附材料研究与应用引言
DOI:10.12721/ccn.2024.157357
基金资助: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化工废水排放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在效率和环保性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研究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解决化工废水处理难题提供新思路。

一、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基本特性与优势

(一)材料设计与合成

1.设计的种类

第一,功能性基团设计:根据废水中目标污染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功能性基团,如羟基、胺基、酸基等,以增强吸附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亲和力。第二,多孔结构设计:通过调控材料的孔隙结构,如孔径和孔体积分布等,提高吸附材料的表面积和孔容量,从而增加吸附容量。

2.合成过程与工艺优化

第一,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如聚合物、纳米材料等,以制备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吸附材料。第二,反应条件优化: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选择等,通过调控反应条件来控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产物结构。第三,添加剂调控: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助剂等),可以改善材料的分散性、孔隙结构和稳定性。

(二)性能测试与评价

1.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与速度测试

第一,吸附容量测试:将一定浓度的废水溶液与吸附材料接触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测量前后溶液中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吸附容量。可以采用色谱、光谱等分析方法进行浓度测定。第二,吸附速度测试:通过监测吸附过程中目标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来评估吸附速度。可以绘制吸附动力学曲线,分析吸附速率常数等参数。

2.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循环使用性能评价是评估吸附材料的稳定性和再生性的重要指标,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第一,反复吸附-脱附实验:通过多次循环将废水溶液与吸附材料接触,并进行脱附处理,观察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的变化情况。第二,物化性能测试:包括表面形貌、孔隙结构、化学组成等的测试,以评估吸附材料在多次使用后的物化性能变化。

二、化工废水处理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研究与开发

(一)材料设计与合成

1.结构设计原则及方法

在设计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结构时,可以考虑以下原则和方法:首先,设计具有丰富孔结构的材料,如多孔材料或纳米材料,以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和增加比表面积;其次,引入功能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等,以增强吸附剂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通过合理的拼接或组装方式,构建具有特定空间排布的结构,以提高吸附材料的选择性和效率。此外,还可以借鉴生物体内分子识别的原理,设计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吸附材料,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2.合成过程与工艺优化

针对所设计的吸附材料结构,可以采用相应的合成方法和工艺优化方案。例如,对于多孔材料,可以采用溶剂热法、水热法或模板法进行合成,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辅助剂来调控孔结构和形貌;对于功能性基团的引入,可以选择适当的官能化反应或修饰方法,确保功能基团的均匀分布和数量的控制。在合成过程中,还需考虑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溶剂系统等因素,以实现合成工艺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性。

(二)性能测试与评价

1.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与速度测试

针对设计合成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需要进行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的测试。吸附容量可以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来测定,根据吸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得出;吸附速度则可以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来评价,在不同时间点采样分析,得到吸附速度曲线。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吸附条件的控制,如初始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吸附性能数据。

2.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除吸附性能外,循环使用性能也是评价吸附材料的重要指标。通过多次循环吸附-脱附实验,可以评估吸附材料在多次使用后的吸附性能是否下降,以及是否存在材料结构破坏或损耗等情况。同时,还可以考虑对吸附材料进行再生和修复处理,优化其循环使用性能,提高材料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新型高效吸附材料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有机物去除

化工废水中常含有各种有机物污染物,如苯、酚、甲醛等。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通过表面孔结构和功能性基团的设计,能够对这些有机物进行高效吸附。例如,多孔性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和碳纳米管等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能够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实现对有机物的高效去除。此外,功能性基团的引入也可以赋予吸附材料对特定有机物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实现对目标有机物的高效去除。

(二)重金属去除

化工废水中常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如铬、镍、铅等。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通过表面功能性基团的设计,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或离子交换,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吸附。例如,功能化纳米材料如纳米氧化铁、纳米钛酸盐等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重金属的快速去除。同时,新型吸附材料还可以通过调控pH值等环境条件来优化重金属的吸附效果。

(三)染料去除

染料废水是化工废水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传统的处理方法如沉淀、氧化等对染料的去除效果较差。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通过合理设计孔结构和功能性基团,能够对染料分子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实现对染料的高效去除。例如,活性炭和吸附树脂等材料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和特定的官能团,能够对染料分子进行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实现对染料的高效去除。

四、结论

通过对化工废水处理中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深入探讨,本文总结了吸附材料的基本特性、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希望本文能够为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提供创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宏宝.化工工程废水处理的设计思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09):249-250+232.

[2]张萌.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43(08):39-42.

[3]司苏来,袁晨东.浅谈振华集装箱吊具电气设计工艺优化[J].装备维修技术,2019,(02):169+91.

[4]李伟.新型高效一体化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河北省,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2-12-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