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设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已成为许多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能够提升工程质量的稳定性,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1 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图纸会审
施工图会审,是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整套施工图进行审查和检查的一种方法。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后,组织工程师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图纸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检查。之后,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对此进行签字确认,共同审核后,组织机构对审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补充意见。
1.2材料检验
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所需的材料和构配件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达标。现场施工人员坚持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按检测检验程序进行操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各种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确保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1.3安全技术管理
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要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强化安全科技工作,以技术安全措施为主,还要对施工中产生的扬尘、粉尘、废渣、振动等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治理,制订控制对策,进行监控、检测,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创造并降低环境危害的发生率。
1.4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是项目整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主要是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对项目进行评审。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地基,模板,钢筋,混凝土,水电等。对工程进行技术评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止发生重大的失误,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与效益。工艺确认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意外状况,如现场变更、图纸错误、材料要求不符合等,而进行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措施。技术交底主要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和谈判交底,子项目技术交底;对重大项目、特殊项目、重点部位及工程施工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要明确具体地交底。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将施工计划告知项目主管,分部经理将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等报告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施工组长、质量和安全检查部门。施工单位工程人员要向施工组长和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此阶段的技术交底工作是施工交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程建设中,技术交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
2 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2.1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许多企业中,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那么技术责任制度就显得模糊不清。由于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责任制得不到有效地执行,造成了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少技术带头人。出了问题,很容易引起互相推诿,引起项目的质量问题。
2.2技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房地产业的监管机构也需引进优秀高质量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加强自己的专业和管理能力。但是,就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许多施工企业的专业经理同时兼任多个岗位,同时担任多个工程的专业经理。由于新进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而且缺乏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2.3技术管理模式陈旧,缺乏创新
在对现有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其仍处于落后状态。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而企业的经营方式却一直没有跟上,导致企业在面对众多的高科技产品时,往往会因为经营方式落后而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施工企业而言,创新是其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管理,才能不被数字时代所淘汰。
3 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管理制度,制定规章制度
为满足顾客要求,一是要有从上到下一整套严格的工艺管理制度,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共同评审制度,技术公开制度,技术文件审批制度。各层次人员分工明确,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的全过程的质量。有计划地进行施工,必须有牢固的技术组织和管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设计图及说明,对相关规范、规范、标准有清晰的技术要求;关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构造,测试;要注重检验工作,注重成果的开发,建立一套严密的工艺管理体系,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
3.2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改善建筑业的整体形象,而且可以改善建筑业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安全性,从而增强产业及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还可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强度大大下降,项目质量得以保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将以局域网、Internet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线上办公系统推广到建设管理的整个流程,并通过开发各类网络应用系统,使计算辅助建设工程及流程控制软件的管理与应用水平还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3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在工程建设中,工艺数据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是检验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质检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的依据。通过对作业人员的监督、奖励、惩罚,可以让作业人员切实地理解作业标准及作业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并保证工程的质量与技术资料。在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的今天,既要采用研发的方式,又要采取有力的手段,积极地参与并指导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回顾或对比有关资料与实际操作的经验,并根据工具,构造,制定作业步骤。将工艺流程、工艺要点、检查验收规范等内容分发到有关部门及操作人员,使管理、作业、检验人员能迅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重点。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步一步进行并有专业指导,既快捷又有效。
4 结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健全下,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正逐步转变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项目的施工工艺管理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有较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工艺管理,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节约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技术管理,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功能,采取科学的手段。我们要有信心,要用先进的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技术管理与激励的办法,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才能在建设市场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彭海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控制要点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23(35):72-74.
[2]李小敏.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广东建材 . 2023(12):130-132.
[3]黄智.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23):105-107.
[4]盘灿辉,蔡永平,林行素.浅谈如何做好施工项目管理工作[J].装备制造技术 . 2022(06):161-163+173.
作者简介
方浩勇(1971-),男,汉族,大学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