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
管海宁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省赣州市梅关大道16号赣州市人民医院门诊二楼检验科

复制成功

摘要: 医院感染是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入院后出现的感染,它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困扰,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而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和感染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医院应高度重视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工作,并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本文深入探究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作用。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检验检验与检测医院感染
DOI: 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引言

在医院感染防控中,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治疗期间或接受医疗服务后发生的感染。它不仅给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挑战,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指导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感染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工作,并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病原体鉴定

病原体鉴定可以准确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导致的感染具有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准确鉴定病原体可以指导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且病原体鉴定可以获取感染患者和环境中病原体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病原体的分布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的流行趋势、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控制感染的蔓延。通过病原体鉴定可以了解感染患者体内病原体的数量和种类,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病原体的感染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某些病原体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感染,需要更加积极和强力的治疗。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病原体鉴定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如果病原体被清除或数量明显减少,可以判断治疗有效性,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病原体仍然存在或增多,可能需要更换或调整治疗药物。不仅如此,病原体鉴定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监测耐药菌株的存在和传播,包括多重耐药菌。

二、药物敏感性评估

药物敏感性评估可以确定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通过药物敏感性评估,可以明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这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根据药物敏感性评估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对病原体有效的抗生素,在多重耐药菌或耐药性高的情况下,药物敏感性评估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选择,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通过药物敏感性评估,可以监测和追踪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情况。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扩散,从而保护患者的安全。

三、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可以及早发现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的病原菌的耐药性,可以迅速发现和识别新型耐药菌株的出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耐药性监测,可以及时掌握耐药菌株的传播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感染控制来说,早期发现和隔离携带耐药菌株的患者,以及进行适当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有助于遏制耐药菌株的传播。耐药性监测可以帮助评估不同抗菌药物的疗效,监测敏感和耐药菌株的比例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耐药性监测还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耐药性数据,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使用政策提供依据,收集和汇总耐药性监测数据,可以评估不同地区或不同医疗机构的耐药性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提供科学依据。

四、感染源追踪

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有助于确定感染源,包括确定是来自内源性感染(比如患者自身的菌群)还是外源性感染(比如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病房环境等)。且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追踪,结合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以确定感染的传播途径。例如,如果多个患者都感染了同一种菌株,同时与某个共同的医疗器械或医护人员有接触史,那么可以推测这可能是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通过确定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针对内源性感染,可以加强个人卫生和手卫生措施;针对外源性感染,可以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加强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感染源追踪可以及时查找到感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助于阻断感染的传播链。这对于控制医院内的感染暴发和扩散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保护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总结:

通过准确鉴定病原体、评估药物敏感性、监测耐药性等工作,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感染控制策略,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微生物检验与监测还能帮助追踪感染源,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微生物检验与监测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检测与监测手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医院感染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和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立志,魏冬,孙飞.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4):167-170.

[2]钱王燕,陈访,吉丽娟.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系统医学,2023,8(03):86-89.

[3]王小玲,徐正军.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分析[J].名医,2022(17):180-1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