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近些年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人们更加关注新能源建设,这也加快了新能源的发展。但是新能源的发展对于电网发展造成了某些影响,新能源发展和电网之间无法有效协调发展的问题不断加剧,所以研究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情况概述
1.1太阳能能源接入
太阳能应用较为方便,在电网规划中的可接入性非常强,目前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的用电领域都可以实现应用。我国有80%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富饶,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东部沿海的许多城市相对较少,此外由于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波动性较大,因此无法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太阳能作为自然资源中较易获取的资源,在电力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过不断的实践优化,在电网规划中太阳能能源的应用将会更加常见。
1.2风力能源接入
风力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在我国的大部分平原丘陵地区利用风力发电可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很高的发展价值,特别是在风力强劲的北方地区,建立起有效的风力发电系统,不仅建设工期短、投资成本低,能够降低传统资源的消耗,满足该地区对电力的需求,而且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动力需求。但风力发电自身输出的电流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同一个地区不能单独只依靠风力发电方式,必然需要与其他能源合理组合利用。
1.3水力能源接入
根据我国水能资源普查结果的显示,水资源储量丰富,在现有技术体系下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也十分可观,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和利用空间,特别是南方的水力资源丰富,加上地势优势容易产生强大的水动能,利用水流过程中产生的重力进行发电,发电效率很高且能够循环利用,清洁无污染,环保又节能,在发电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水力发电易受地域限制以及季节性降水的影响,例如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地区在雨季时可提供丰富的电能资源,中下游多丘陵平原,水动力不足,电力产量明显下降,冬季和干旱时期的发电量也远远不够。
2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
2.1加强提升人才质量不断完善与优化管理机制
在电网规划中融入电力大数据,应借助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和新型技术,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的人才保障机制与运行机制。针对人才质量的提升来讲,可从几点入手:第一,供电企业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成功的案例后,要综合考虑供电企业自身特点和缺点,拟定针对性的大数据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保密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数据信息出现泄漏的问题。第二,供电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信息中潜藏的价值。
2.2对于双回线路进行有效设置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电力系统是能源供给最为关键的部分,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完成能源的高效转换,已发展为能源输出的主要途径。为加快新能源实践运用进程,转变国内能源紧张的现状,应当结合新能源的实际运用状况在电网中科学设立双回线路。由于新能源生产过程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特点以及聚集性特征,对于某些区域来说电力网络会设置大量新能源的接入点,然而在一些区域设置较少乃至未设立新能源接入点。对于这种新能源的接入特点而言,新能源接入数量多的电力网络地区发生异常的频次也会相对较高。一旦某一线路发生输电故障情况下就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为保证电网平稳运行,应当对部分重点区域采取双回路设置的方式,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孤岛效应的发生,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完成双回路设置之后,一旦新能源的某一条输电线路发生异常,新能源便可以利用另外的线路完成电能的运输,可以确保电能供给的持续不间断。
2.3进一步提升处理大数据的技术水平
结合我国电力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电网规划融入电力大数据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工作人员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从而导致电力大数据信息资源在应用阶段,可能会诱发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象。为了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切实提升电网规划体系工作水平。比如:工作人员可在电力大数据信息处理模块中有效结合传感技术与光纤技术,以此来实现电力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确保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电力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4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一是对电网调度的影响,相较于传统发电方式来说,新能源发电随机性较强,基于风力和水力建设的发电厂发电能力无法精确测定,作为电源的可靠性较差,电网需要更多的备用电源和调峰容量,且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往往会增加电网调度的难度,使得电网运行变得更加复杂和低效;二是会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功率平衡,新能源并网后与常规电网的发电机组有功能调节等产生冲突,无法维持电网功率的平衡,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冲击;三是对电网潮流的影响,由于整个电网潮流注入功率多元化,新能源并入电网的方式以及规模不同,影响对电网损耗的监控,增加电网运行的电能损耗。因此要建立系统综合的评价体系,根据接入形式、新能源出力场景等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电源结构、布局和性能、系统运行性能,了解新能源接入的难点、要点、关键点,并从经济实力和电网技术水平来提高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使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电网协同发展。
结语
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由于具有储量大、环保、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于缓解能源紧张、确保能源稳定可持续供应、节能减排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能源并网已经成为了目前电网规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其对于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等都具有较高技术要求。本文主要对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进行了基本概述,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健全的能源网络、综合性考评机制、选用科学的新能源接入模式、设立双回线路等维度论述了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经过本论文的论述可以为协同新能源发展电网规划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牛文娟,谈健,李琥,等.考虑需求响应的苏州地区典型电网规划研究[J].供用电,2018(4):32-36;59.
[2]陈红,苏运东,付婷,等.试论电力大数据在电网规划中的运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8(9):101-102.
[3]吴建峰.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山区县城电网规划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34):53;55.
[4]丁明,潘浩,史盛亮,等.考虑线路拓展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规划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