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杨春林1 马江龙2 华艳3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春林1 马江龙2 华艳3,. 浅谈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3.2. DOI:10.12721/ccn.202.157260.
摘要: 家禽的营养代谢疾病是由于家禽身体中缺失某种营养物质,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家禽体内环境发生不良机制紊乱的疾病。对于家禽来讲,营养代谢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动物疾病。文章对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比如营养摄入不足、家禽的营养搭配有待优化、家禽自身身体环境因素、家禽应激现象、相关疾病的因素等,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与进行探索与分析,从而帮助家禽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进行预防,提高家禽养殖的成活率。
关键词: 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特点;症状
DOI:10.12721/ccn.202.157260
基金资助:

引言:近年来,由于社会在不断的演进与发展,家禽的相关辅助行业在不断的升级与变化,人们对于家禽食用的养殖饲料要求也不断升高。从而使得家禽的饲料使用变换周期不断的缩短,而这也就造成家禽出现营养代谢疾病的几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家禽的疾病行业逐渐对其营养代谢疾病加以重视,对其病因、病情特点、临床症状进行探索,帮助家禽的疾病进行研究,为其疾病防治给予有效的科学依据支撑,帮助家禽养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1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1.1营养摄入不足

就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而言,其营养摄入不足原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在日常的家禽养殖饲料喂养时,有些养殖人员由于缺少科学的、专业的养殖文化知识,对家禽的食用饲料配比科学知识并不了解或了解的并不充足[1]。导致在其为家禽饲料进行配比过程中,出现饲料配制比例失调、不合理的问题,造成家禽进食饲料后不能够充足的获得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家禽的胆子较小,十分容易出现应激现象。在一定的应激条件下,例如:家禽出现疾病、受到一定的惊吓、所处的环境气温较低、空气较为潮湿等情况时。家禽的饲料饮食体量会明显的降低,如长时间的保持上述应激状态,也有极大可能出现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家禽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

1.2家禽消耗与吸收因素

站在家禽自身的角度上,从家禽的消耗为切入点,若家禽处在生长与繁殖的高峰阶段,那么家禽所需要的营养与多种有益元素就会明显增高。如果家禽的养殖人员不能够及时的为其进行营养补充,就会造成家禽所摄入的营养与其生长繁殖所消耗的营养体量不成正比,从而使得家禽出现相应的营养缺失疾病。从家禽的吸收因素出发,家禽十分容易出现疾病。比如季节转换时,会有很大的几率家禽出现慢性疾病、家禽发热、或禽类传染病等。若家禽生病时,需要进行自身调节,帮助身体加速痊愈。因此,家禽在这一阶段所消耗的体内营养量会大量的提升,而如果消耗过多,体内的营养元素储藏量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家禽出现相关营养性代谢疾病。

1.3饲料、饲养方式与环境改变

在新时代的今天,不同的家禽养殖行业逐渐兴起。因此,家禽养殖的方式、家禽养殖的技术与饲料种类十分丰富,导致家禽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的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情况,从而时常出现家禽疾病发生。饲料的变化,可能影响家禽的饮食肠胃消化、饮食食欲。饲养的方式,如果从散养或圈养、笼养等多个饲养方式进行转换,可能造成由于家禽不适应,食欲下降的现象[2]。在环境方面,如果家禽居住的环境、生长的环境不断的变换、气温气候条件不稳定等,都容易导致家禽出现陌生感,对家禽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有鉴于此,家禽饲料、饲养方式与环境改变会对其饮食消化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家禽容易患营养代谢性疾病。

2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点

2.1群体性的发病

就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群体性的发病特点。家禽包括鸡、鸭、鹅等,其养殖方式大多为群体性养殖。因此,群体家禽养殖期间在饲料喂养、生长环境等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当家禽群体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就会出现家禽的身体自我调节、疾病防御能力开始下降的现象,从而容易出现相关疾病的发生。其中就隐藏着家禽传染疾病的可能性,若家禽出现传染疾病,就会造成家禽的疾病大面积的传染。所以,家禽营养代谢疾病发病具有能够引起家禽出现群体性发病的特点。

2.2缓慢性的发病

缓慢性的发病,家禽疾病大多需要长时间的、具有一定周期阶段的发病症状表现。出现疾病的家禽其身体的体温与健康家禽相比较低,呈现的病状可能出现家禽的生长缓慢或者停止、家禽营养不良、血液不充足、消化系统工作能力降低等。有一些特别情况下,可能家禽暂无明显的身体疾病临床症状。这一家禽疾病特点,可能由于其缓慢性发病,导致其饲养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从而没有及时对家禽进行治疗,造成家禽出现疾病加重等不良影响。严重就会造成传染疾病发生,出现家禽疾病大面积传播的严重后果。

2.3早期不易进行诊断的疾病

家禽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早期不易进行诊断的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在早期患病时,家禽的疾病症状表现十分隐形,这对家禽养殖人员与兽医对家禽疾病的诊断确诊困难大幅度的提升了。当家禽出现明显的营养性疾病病状特征后,就说明家禽的疾病已经发展到能够影响家禽的身体自我调节、疾病防御能力的严重程度。所以,就十分容易增加家禽出现禽类传染病、慢性疾病等家禽常见疾病的发病几率。也会由于家禽疾病没有早期被发现,家禽疾病情况加重,造成其治疗时间延长,治疗难度与复杂程度得到正比例的提升。

3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

3.1脂肪肝综合征

就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脂肪肝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家禽进行饲料饮食,吸收的相关营养体量过胜,出现身体过于肥胖时,就容易出现家禽类的脂肪肝综合征[3]。其相应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家禽睡眠过多、身体出现麻痹等现象。并且家禽出现脂肪肝综合征,并不容易治愈,当其疾病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家禽出现突然的死亡现象。家禽死后其身体呈现僵硬状态,并且伴随着身体发黄的情况。

3.2软退病

软腿病,家禽如果出现身体营养供应不足,就十分容易发生软腿疾病。患软腿病的家禽主要表现出无法正常的稳定站立,家禽腿呈现瘫软状。腿部关节发生十分肿大、趾爪明显的蜷缩、无法正常的伸直、双腿瘫痪、步态蹒跚,往往造成家禽只能伏地不起的不良情况。导致家禽采食和饮水明显受到影响,增重迟缓,体质消瘦、虛弱,生产性能降低,但其食欲仍然良好。

3.3腹水综合征

通常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肉用仔鸡易发,尤其是3 ~ 5周龄最易发生。病鸡表现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相比于同一日龄的健康鸡,体重明显降低。最典型症状是胸、腹部羽毛稀少,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发亮、变薄,用手触压具有波动感。严重时皮肤呈紫红色或者发绀,且往往用腹部着地,走动缓慢,如同企鹅样。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家禽营养摄入不足、家禽消耗与吸收因素、饲料、饲养方式与环境改变因素,导致家禽出现脂肪肝综合征、软退病、腹水综合征等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家禽的生长与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对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进行探索与分析,从而帮助家禽养殖人员增加对家禽相关疾病的认识,从而降低家禽的疾病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钟秀芳,巩尊岭,赵峰.动物园禽类几种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4,17(02):8-9.

[2]苏振生.鸡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常见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12):68-69.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21.12.032.

[3]陈晓祥.海门山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12):81-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