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强劲,保证高职教育良性发展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意义何在,将对高职教育发展有何作用,我们以此为主题进行探讨。
一、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必要且迫切的工作,思政教育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创新能力最大化发展,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思想政治有明确方向,不断耳濡目染到正确政治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能有稳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五个显著特点:1、时代性,时代发展从不停步,无论科技发展抑或是经济进步都是日新月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相辅相成,与时俱进,切不可背离时代主奏;2、政治性,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很大程度反映出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及特殊性,并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特征描述的淋漓尽致;3、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并不针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专业,而是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适用,让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都能充满理想,积极生活,对未来更有信念;4、导向性,正确思想认知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思想也觉得了人的格局,看待事物的高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可作为其他教育的思想基础,对其他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着启明灯般的指引作用;5、文化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索然无味,并且涵盖众多学科如历史、哲学、法学等内容。这些学科文化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变得容易。
二、浅析高职职业素养教育
《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高职院校从课程教授、校园文化氛围、顶岗实习实践、校园活动等多途径加强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既有助于高职学生实现就业并实现职业成就,同时更有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学生终究要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所以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能对于未来的职业能有大致规划。学生在学习阶段掌握一定职业发展规律,形成一定职业素养,能为学生有好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有五个显著特点:1、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领会职业素养的奥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能在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等各项活动中不断进步,完成自己的蜕变,真正明白职业素养教育的真正价值;2、个体性,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是一个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时代。职业素养教育的成效如何,最终都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具体我们可以在学生的外在品质及心理状况看到。学生性格不同、个性不同,也决定着不同人会选择不同的职业,注重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对于学生个体性足够重视,能最大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这一教育的真正价值;3、差异性。不同职业不同行业都会因为其工作内容的差异在素养教育方面有所不同,这也是不同高职院校会针对学生之后更可能从事的行业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相关课程设置的原因。并且,学生素质情况参差不齐,要针对学生差异,教师在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上面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真正有所成长。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3.1 融合的必要之处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二者融合,学生角度上有利于学生发展更为全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院校角度上有利于校方整合教育资源,在进行就业指导等培训课程中,主题教育以及实践项目的落实开展是进行思想政治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些方式可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3.2 融合的可行之处
高职不同于高考,招生方式更为灵活,难度也会相对应比较低。并且在形式上,全日制学习形式与弹性学制学习形式并存。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虽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不同,但二者都是高职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具备共同之处,因此有融合的可能。首先,二者教育主体一致,共同的师资队伍,使得二者可以明确教育目标,具体教学策略;其次,教育对象一致,二者目标受众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生各方面特点均有深入解读,融合后的教育就会有1+1>2的效果;最后是教育途径共享。上述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一致可使教育途径达到共享,即在教学挖掘探索过程中,教职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为二者融合提供广阔平台,反作用于二者融合。
3.3 融合的具体方式
院校必须要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基础,也应把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前提。比如敬业、诚信、文明等,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工作单位的要求,这些思想基础坚实,才更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走的长远。
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只有更为专业,知识储备满足学生所需,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师要在深入了解透彻学生的前提下,对于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重构,不断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觉悟,职业素养有所增强。所以,院校要重视教师团队建设,让学生更有决心做出成绩。
四、结语
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这种教育形式顺社会发展值势,既是学生发展成为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上落实措施的重要一笔。思想政治教育能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精神载体,使终将工作的学生有好的职业操守。高职院校应不断落实措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商定具体方案,真正将二者融合,发挥最大作用,为社会建设不断补充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