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谷向永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谷向永,. 新型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材料科学研究,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390.
摘要: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使用面临一些挑战,如重量大、脆性强和易受环境损害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相比传统材料,新型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在减轻结构自重的同时提高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此外,新型材料还具备特殊功能,如自洁性、光催化性和防滑性等,可以改善道路的表面性能和安全性。
关键词: 新型材料道路桥梁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390
基金资助:

引言

截止至2022年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里程为5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也达到17.7万公里;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城市圈扩大,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也紧随城市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1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将具有特定优异性能的纤维增强体材料融入到树脂基体材料中,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实现两者的性能融合。截至目前,能作为纤维增强体的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及芳纶纤维等。其中,玻璃纤维由于价格低廉、弹性模量小、耐腐蚀性好等特性,具有优良的性价比,成为桥面板等工程材料的首选。而碳纤维具有力学强度高、弹性模量大、热稳定性好以及耐热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道路等加固施工。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作为黏结剂,按类型可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两种。在桥梁工程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复合材料应用中,主要采用的是热固性树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一是比强度高。所谓比强度,是指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间的比值,比强度高表明同样强度下的材料质量更小,也即更为轻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比强度优点,使其建造的结构或构件具备轻质高强的特点,这对于桥梁领域的超大跨度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耐腐蚀性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耐腐蚀特性,而桥梁工程大多处于恶劣的室外环境,长期遭受复杂的自然环境侵蚀,在桥梁工程中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有助于提高桥梁服役年限和使用品质,特别适用于海洋环境下的桥梁工程。三是可设计性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可在制备前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针对性设计,或根据使用需求对局部力学特性进行加强处理,在保证构件承载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消耗和自重。四是耐疲劳性能突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纤维在基质中呈现不规则的空间网状分布,当裂纹从表面发展至内部纤维层面时,乱向分布的纤维可大幅消耗断裂能,从而有效抑制疲劳裂缝的进一步扩展,继而强化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

2沥青改性剂

由于传统沥青材料具有高温流淌、低温脆裂的弱点,温度稳定性较差,延展率不高,所以,通常会添加沥青改性剂提高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沥青改性剂主要包括橡胶改性剂、塑料改性剂、纤维改性剂等类型。其中,橡胶改性剂应用最为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纤维改性剂同样能改善沥青的热稳定性,聚酯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耐久的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聚酯纤维不仅会对沥青产生一定的吸附力,提高沥青膜的稳定性,延缓沥青老化速度,而且聚酯纤维随机分布,大大增加了沥青与矿料之间的黏附性和握裹力,有效抵抗路面开裂时产生的内部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同时,聚酯纤维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与耐候性,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另外,抗车辙剂也是一种沥青改性剂,能够有效预防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直接加入,能够起到嵌挤、加筋、胶结、变形恢复等作用,特别适用于高温地区、重要交通路段的道路养护。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沥青改性剂得以实践应用,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不断优化,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轻质材料

新型材料的研发追求更轻、更薄的结构,以减少材料使用量和减轻结构负荷,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1)空心玻璃微珠混凝土:空心玻璃微珠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空心玻璃微珠,使混凝土的密度降低。这种材料能够减轻桥梁结构的自重,同时仍保持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高强度轻质钢材:高强度轻质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重量较轻。它可以用于制作桥梁的主梁和横梁等结构,减轻桥梁的自重,提高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轻质复合材料:轻质复合材料由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组成,具有出色的轻质和高强度特性。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构建桥梁的结构部件,减少材料使用量,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4)轻质钢筋混凝土:轻质钢筋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和合适的掺合料控制混凝土密度的新型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减轻结构负荷,并提供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新型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潜力,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更环保、更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不断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改善现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为未来的道路和桥梁工程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4温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加固材料,具有低温生产、环保、施工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道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通常为60~100℃,这比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低很多。这种低温生产工艺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显著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害气体排放量约减少了40%,对环境的友好性得到了显著体现。在道路软土路基加宽中,温拌沥青混合料常作为表层材料,与原土或其他加固材料混合后进行铺设,确保路面的平整性和稳定性。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抗剪与抗水损性能。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添加热稳定剂,即便在低温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柔性和黏结性,从而显著提高路面的抗剪强度和抗水损性能,减少路面损伤的风险。

(2)施工性能与环境适应性。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较低,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其具有较长的施工时间窗口,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满足多样化的施工需求。

(3)路面的耐久性与维护。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其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维护和修复的频率,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结语

新型材料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创新和进步。这些新型材料具有许多优势,如高强度、耐久性、轻质化等,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并降低维护成本。然而,在应用新型材料时需要注意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不同类型的工程和环境条件可能对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和设计使用新型材料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同时,新型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有时还存在供应和施工技术的局限性。为了满足未来道路和桥梁工程的需求,应继续研究和开发更先进、可持续的材料。

参考文献

[1]宋体祥,唐晨明,李海洋,等.浅谈新型施工技术、新型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以区域道路及地下停车场的修建为例[J].江西建材,2016,36(6):91.

[2]赵亚婷,王笑风,王振军,等.新型节能道路工程候选材料赤泥[J].公路,2021,66(12):40-47.

[3]温泽.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6):49-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