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
李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军 ,. 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J]. 中国职业教育,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摘要: 中职数学课程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它除了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还应该要进一步的为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就业作出一定的贡献。2020年教育部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方向。在新课程背景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要不断的创新变革,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数学知识;发展就业;创新变革
DOI:10.12721/ccn.2021.157111
基金资助:

引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与目标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职责,综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中职学校的现状,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践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创新变革刻不容缓。

一、创设多样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巧妙地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素材,多方位多角度寻找切入点,将数学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实际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与普遍性,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并且以专业或生活经验作为桥梁,可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如讲授“立体几何”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几何图形的模型(建筑、玩具、汽车、花坛等),这是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也最感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他们自然就能积极主动地来寻找已经学过的图形,对立体几何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讲授“正弦型函数”时,可设置专业情境:多媒体展示动画简谐交流电的工作原理及形成的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正弦型函数图像;讲授“等差数列”时,可创设故事情境:播放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随之提问“一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生动的故事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讲授“圆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问题情境“摩天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满足圆的什么特性?若制成椭圆、正方形会怎么样?”;讲授“余弦定理”时,可播放视频《匠品匠心铸匠魂,言传身教育桃李——朱永全》,让学生了解朱永全教授对隧道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敢为人先的大国工匠精神,并提问“工程人员是如何测量山地隧道的长度?”。这样的情境教学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潜移默化的达到立德树人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关注个体差异,合理的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引导-发现-整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用心设计提问,巧妙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边讨论边思考,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发现其中规律与联系,进而整合知识内容,促使他们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研究问题。

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学生既可以广泛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也可以复习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为课中教学做知识储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几何画板、GGB、高级计算器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发现规律。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教师用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边讨论边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与联系。如:在讲授“正余弦定理”时,可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构建出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发现模型求解的规律;在讲授“正弦型函数图像变换”时,引导学生操作GGB观察图像的动态变化,在任务单上记录好数据,随后分析数据寻找变换规律。同时要尽量使学生拥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并努力引导学生求新、求异,例如“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公式的记忆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特点,总结记忆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整合知识,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解决问题,如:绘制思维导图、完成检测题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创新意识也日益得到培养。

课后,教师可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比如:练习题、观看微课、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查找资料等,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三、构建生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中职教育与教学中的数学老师,应该明确好自身在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去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平时应该注意观察整个班级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精彩互动以及课后的暖心交流。要学会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以及难以解决的一些教学弊端,总之老师要学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学生的课程学习,从而发现他们的学习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多采取鼓励方式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去探索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而后寻求良好的解决方式。

四、针对学生差异性学情实施分层教学法。

针对中职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分层教学,是指教学目标要分层,教学过程要分层,教学方法要分层,考核评价标准要分层。这是一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避免了一刀切和一把尺子丈量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层教学有效的利用了所有的教育资源,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有所进步。

五、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在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变换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特长,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恰当的赞扬与委婉的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与此相反,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因此在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应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总体素质的提升,与学生之间用心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去提高教学质量。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