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养模式,它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物创新作业的设计中,要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潜能的释放。这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概念和原理,了解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是理解和探究生物现象和问题的基础。其次,学生需要具备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物实践和实验,探索生物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此外,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和思路。最后,学生需要具备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到生物课程的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初中生物学习的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创新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正在逐渐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聚焦课堂上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多样化业设计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主,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科学设计少而精的作业,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作业设计能转变形式单一、体量大的传统作业形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元素,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有利于促进生物作业的多功能发挥
作业作为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课堂知识的机会,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延伸与课堂相关的知识。然而传统的生物作业于形式方面偏于机械化,于内容方面偏于应试化。这种作业本质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各种功能。多样化作业设计则能贯穿生物课堂的始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并给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便捷的条件。多样作业设计能够兼顾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将作业的多种功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创新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实践作业
生物课程的目的在于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生物圈,以及地球上的动植物,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简单地说,生物概念来源于自然生命现象的总结,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作业时要结合生活实际,以提高实践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初中生物实践作业,确定初中生最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如果老师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就无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作业难度过大,学困生无法完成,实践作业的有效性将会降低学生对实践作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践作业,适当地融入生活元素,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降低作业难度,增加实践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生命奥秘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形成生物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设计分层化作业落实因材施教教法
传统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教师鲜少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时常围绕着应试知识的传输所开展,侧重学生具体掌握了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技能,因此生物作业具备统一性的特点。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分层化作业的设计,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落实因材施教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设计《人体能量的供给》的作业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针对生物学困生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探索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以及主要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生物基础知识;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设计作业引导学生探究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帮助学生通过做作业完成课堂重点及难点的学习;针对优秀生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合理的食谱,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中每位学生所完成的作业都是适合自身情况的。学生也会在这样的作业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立足自主学习,设计合作型实践作业
教师在布置实习作业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实践作业不同于基础理论知识,它要求学生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完成,在特殊情况下,实践作业需要学生配合,借助同伴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完成作业。实践作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那么实践作业的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往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实践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技能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合作作业设计可能会造成小组合作的困难,小组氛围不佳,影响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团队中是否能够完成任务,是否能够主动思考,从而影响团队合作的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实践作业时,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为核心,积极设计合作型实践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实践作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实践机会,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增强合作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中学生物作业的实际状况来看,目前的教学实践活动仍需加强。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实施,并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多种实践性作业模式,进而重塑学生的生物学作业观,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碧红.“双减”下的初中生物课堂作业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9):122-124.
[2]施如男.“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后作业设计[J].华夏教师,2022(2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