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牧业饲养模式的推广,采用舍饲和半舍饲的方式逐渐普遍。由于牛和羊等具备反刍能力的动物消化系统比较特殊,因此可以通过喂养大量的粗饲料,并通过粗饲料当中所含有的粗纤维来让牛羊瘤胃的发酵得到保障。牧草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优质粗饲料得到了许多饲养人员的青睐,但是牧草的营养价值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期望提升牧草的营养价值。
牧草成熟度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影响牧草养分含量的因素很多。在一个特定的具有典型的施肥和管理方式的地区,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牧草成熟期。在生长季节早期,禾本科植物(尤其是冷季品种)的水分和有机酸含量非常高,且蛋白质含量也超过大多数反刍动物的需要量。结果使得家畜发生腹泻。另外,虽然牧草在未成熟期能量消化率高(70~85%),但由于其干物质含量低,家畜很难达到最大能量采食量。
随着植物的成熟,牧草中粗蛋白含量下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含量提高,动物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减少,并且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降低。这些变化受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例如,如果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天气迅速从寒冷的春季过渡到炎热的夏季,那么,植物化学成分变化的速度将比天气缓慢升温时快,天气寒冷时植物成熟较慢,尤其是冷季禾本科植物。随植物的成熟和开花,苜蓿化学成分迅速变化,而禾本科植物则较缓慢。奶牛NRC公布的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基础)如下:营养早期23%,营养后期20%,早花期18%,中花期17%,盛花期15%。相应的TDN含量在63~55%之间变动。其中一些差异是由植物成熟后叶片的损失而引起,因为叶片的营养价值比植物其他部分高。随着牧草的成熟,钙、钾、磷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下降。
种植条件相同的许多不同种类禾本科植物中矿物质含量具有显著差异。通常,叶片中矿物质含量最高,并且随着成熟程度而下降,但是也有很多例外。同样,施肥对营养期禾本科植物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以至于很难对它做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结论。
研究表明,禾本科植物粗蛋白质含量随植物的成熟逐渐下降。例如,有些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可从营养期的17.8%(DM基础)下降到蜡熟期结籽时的6.8%。这种下降并非在所有地区都普遍存在,但它阐明了一般的变化规律。此外,能量消化率也随之迅速下降,一般来说,普遍的降幅是每天约0.5%;但在温嗳气候下,一些禾本科植物的下降可达每天1%多。这种迅速下降导致采食这些牧草的家畜的生产性能在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下降。
禾本科植物消化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茎和叶鞘比例的变化,其中叶鞘消化率下降的速度比叶片快得多;同时,在成熟的过程中,叶片与茎的比例也随之下降。豆科植物中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是速度较慢,这是因为茎的木质化程度较小,而且因为叶片的变化较小。豆科植物往往损失较多的叶片,故叶片与茎的比例也随着植物的成熟而变化。
通过分析成熟期的进程对豆科-禾本科混播牧草的影响表明,在约6周的时间内干物质消化率下降了大约11%。然而,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期变化较慢。柳枝稷干草(暖季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蛋白消化率在生长季节下降,但是这种变化对消化能变化的影响较小。数据表明,当植物在大致同一个成熟期时,不论它是暖季或冷季品种,其化学组成都没有显著改变。
遗传因素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在野外的植物为了更好的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会不断进行进化,出现比如木质化、硅化以及角质化等情况,这些都是植物为了更好的防御动物以及昆虫所产生的自我防御手段。在进化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植物也会进化出不同的特质。比如豆科的牧草所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其细胞壁物质的含量比较低。因此当动物的消化率固定时,如果让反刍动物自动食用豆科植物以及禾本科植物,则可能会出现禾本科的植物食用量比较低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豆科牧草在经过瘤胃之后可以迅速转化通过,可以将更高含量的蛋白质以及有机物供给给消化道进行吸收。
环境因素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当中,光照与温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牧草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当在白天植物开展光合作用的过程当中,植物可以积累较多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而牛羊等反刍动物更加偏向于食用含有较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牧草,并且这样的牧草具有更高的干物质降解率。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植物内部的细胞代谢活动加快,其细胞内容物含量下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将会上升,这就导致了牧草营养价值的下降。
施肥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土壤的肥沃程度以及施肥效果会对牧草的产量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并且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也会随着施肥的方式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但是以上这些变化相较于成熟期延长所带来的植物内部化学物质改变而言要小的多,并且经过查阅文献之后发现结果差异比较大。由于部分植物针对施肥的响应效果要比其他植物而言更为明显。所以施肥可以导致混播牧草的营养组分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禾本科与豆科作物混播的情况下进行施肥,对禾本科植物的促进效果要强于豆科植物。针对禾本科植物施氮肥可以让作物当中的硝酸盐以及总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
加工方法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大部分的植物都会在冬天停止进行生长,这就导致了在冬季时供给新鲜牧草的量降低,进而无法保障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如果对牧草进行干燥来加工成干草,能够有效延长牧草的保存时间,但是在干燥和储存的过程当中伴随着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其他的环境影响,都有可能让牧草的营养价值降低。当前常见的牧草干燥方式有阴干、在牧草表面喷洒碳酸钾溶液之后进行日光处理、压扁茎秆之后喷洒溶剂与日光处理以及自然晾干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牧草的营养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对牧草进行种植的过程当中需要尽量选择更具饲用价值的牧草,并且在牧草的成长过程当中及时补充各种养分,帮助植物提升粗蛋白的含量,同时做好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在牧草成熟度比较好的时候对牧草进行收割,这样有利于保存更高的营养价值。如果无法立即进行喂养,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牧草进行处理,无论是开展青贮还是进行干燥,都需要结合牧草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加工方式,避免在加工的过程当中造成养分的流失。
参考文献:
[1] 史明. 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J]. 养殖与饲料,2021,20(6):58-59.
[2] 余苗,王卉,问鑫,等. 牧草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饲料,2013(13):1-3,7.
[3] 谭哲. 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因素[J]. 兽医导刊,201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