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研究
​刘剑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剑飞,. 如何推进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研究[J]. 生物技术研究,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5.
摘要:
高中的课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生物学课程更注重实验,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应用。高中生物知识点多,分布比较分散,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直到高中毕业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深入,随着国家对教学的重视,很多教育学者都在积极探讨生物学科的特点,并将大单元理念融入到现有的生物学教学中,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15
基金资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是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以往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对生物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缺乏深入的研究,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琐碎、分割,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大单元的理念,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将大单元教学运用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既能有效地突破与完善课程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对大单元教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一、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综述

(一)大单元的涵义

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大单元教学是指把某一生物学片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分析、综合的思考等,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以确保在课堂上没有重复的内容,使教学环节更加丰富和紧凑。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做到跨教材、跨年级对生物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对生物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整合,把所有的生物知识串联起来,循序渐进地落实生物核心素养,从而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效率。

(二)单元式教学的特点

第一点,就是全面。大单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找出生物学知识间的联系,使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更加顺畅;大单元的教学课,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生物学教材体系的限制,引导学生以单元为单位,围绕知识展开探究与分析,最后建立起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大单元的背景下,学生不能再被动地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而可以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总结,从而使生物知识的积累与消化。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运用探讨

1.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奠定基础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单元内容的整合,确立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需要来设计大单元的教学目标,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共分五个小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开始,到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间涉及到能量的流动,物质的流动,信息的传递,每一节的知识之间都有联系,而且都是围绕着“生态系统”展开的,很适合作为大单元的教学。因此,在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之后,教师确定了大单元教学的主题:①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构成,感受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因;②认识生态系统功能,对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生态系统认识;③理解作为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应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问题,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师在确定了大单元教学目标后,顺利地为后面的大单元教学做好了铺垫,最后,在良好的教学目标支持下,这次的教学效果很好。

 2.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单元目标的设计

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大单元的教学思想与整体课堂结合起来,教师也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要的设计基础和内容设计的基础,在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往往都是按部就班的照着课本上的内容来讲解,造成教学内容机械地重复,以概念说教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不高,因此,教师要再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分析出在章节的安排之外,如何才能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提纲挈领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和内在的逻辑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既不会扰乱教学思路,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进。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细胞是什么、细胞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细胞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等,为学生提供一节课的框架,让学生从易到难,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树状图和知识体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从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出发,来设计一个关于光合作用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梳理出有关的知识,对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3.以单元史料为基础构建自主体验式课堂

在现代教学观念的冲击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可利用单元历史资料,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发现生物学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科学的、严密的生物学逻辑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生物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给学生们看一部生物学家研究细胞、研究叶绿体的纪录片,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以教材为基础的情况下,还能深入地研究教材,使学生们多了解一些生物学知识,了解动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细胞的组成和分化。

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课中,要使学生了解“生态足迹”这一概念,并对“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在本课中,我们可以探索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并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试图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合理的建议。在教学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有关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生态危害的教学录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某些行为已经造成了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变化,例如,乱扔垃圾,污染了海洋资源,一些海洋生物已经灭绝,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结语:总之,在目前阶段,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需要对如何将大单元理念与整体教学相融合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深度,有助于学生构建高中生物知识体系,并将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师自身的成长中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逐渐开创出属于生物学科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郑阿阳,刘国伟.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福建教育研究,2021(3):2.

[2]姜盼.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U].考试周刊,2020(A2):119-120.

[3]车亚莉 .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以“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为例 [J]. 生物学教学,2021,46(12):23-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