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张兴街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兴街,. 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 数据与科学,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摘要: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许多领域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20世纪50年代后,软件工程从最初的结构化迈向网络服务化,时至今日,软件工程涉及的内容日益多元化,这就需要拓展研究范围,将多种学科与之相结合,丰富软件工程的功能。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软件工程专业会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对于大数据方面的人才需求会不断增长,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人才呈现出较大的需求缺口。为及时满足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人才需求,要加强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改革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使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计算、网络工程等同属计算机类学科,当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党在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全面信息化建设等重大战略,信息化驱动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信息化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参与建设发展;给予软件工程专业更大前景与挑战,如何在国标指导思想下,结合信息化浪潮下深入优化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1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影响

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大数据技术,对于相应人才的需求量亦在不断增长。不管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均需要由专业的大数据人才作保障,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不过,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掌握大数据技术,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这一人才缺口在现在或者将来均会呈现出比较大的趋势。自从天猫掀起“双11”的购物浪潮,大数据技术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更是得到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软件人才将成为众多互联网企业所青睐的对象。许多高校开始重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加大投入力度,力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法,明确培养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2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2.1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基础

高校教育与产业现状存在一定的距离,内容相对陈旧;另外,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资源共同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在广泛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引入企业资源,用实际项目对学生开展培养是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2改进教学方法

在软件工程的实际教学中,针对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探讨、改进并实际应用了以项目驱动为总线,案例教学为分支的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法。软件工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开始之际组织学生分组建立团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项目。在实践教学中,以具体的项目为中心,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项目驱动学习,直至课程结束。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并了解软件工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2)案例教学法。此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每个教学模块中通过引入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首先对某个问题建立一个较为具体的形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为知识框架舔砖加瓦,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3改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需求

首先,要保证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满足大数据时代需求。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因此,软件工程必须要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关注与大数据有关的问题。加强大数据统计软件、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常见的大数据平台是Hadoop生态体系,版本是Apache开源社区。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存储和数据处理系统是这一生态系统的常用客户,如国内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国际的Facebook和Twitter。因此,软件工程专业要引进Hadoop生态系统有关的知识,如HBase、Hive、Zookeeper、数据交换、大数据查询、大数据项目实践等。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于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会更有针对性。这就意味着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必须要符合企业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2.4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的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稳定、教学场所固定、管理配套服务到位、制度保障有力等优势,结合IT企业独有的利益驱动、应用导向、前沿技术引领等特点,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面向实际应用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上,软件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全过程均由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同时保证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16周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上,采用了“2+1+1”教学模式。“2”即大学阶段前2年,以高校师资教学为主,完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的学习任务。第一个“1”即大三阶段,由校内有工程项目经验的教师或企业资深工程师对学生授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最后的“1”即大四阶段,学生去软件园区的企业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开发模式进行企业开发实训和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各行各业也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而面临转型和升级。大数据技术对目前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软件工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睿.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9(1):72,74.

[2]翁业林.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家参谋,2018(22):206.

[3]段群.大数据时代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0):43-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