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战略,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新模式。随着ESP(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照搬了单一的EGP(公共英语) +ESP (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由于授课方式、机械设备、单一、枯燥、生硬,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英语的教学已成为“鸡肋”或“四不象”的无奈局面。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过于均衡,未突出就业导向
就高职院校而言,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资源和教育精力偏向于专业课程,而且,在中国开放之前,各领域对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缺乏重视,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甚至高职的一些英语教材过于参考本科院校英语教材,而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取向不同,对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视也大不相同。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均衡,重视提升学生英语基础,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做铺垫;而高职院校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应更加突出就业导向。教学内容的错位最终会导致学生能力发展的不足,学生水平与职业要求的不匹配,必然会成为学生职业规划的更大障碍。
(2)教师缺乏一线“职业”经历,无法突出“就业”导向
高职英语教师在入职前,一般接受系统化教育训练,或从事其他教育工作。老师入职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这个“象牙塔”中度过,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导致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职业”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不知道学生将来在他们的职位上需要使用到哪些英语知识。此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招聘相对宽松,导致英语教师素养水平不一,虽然有的教师教学能力非常高,但有的英语教师并不能支撑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
二、基础英语 (EGP) 职业英语 (EOP) 专业英语 (ESP)
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或工作英语(Workplace English)是指语言学习者在目标岗位中运用英语处理工作过程中各种业务的语言能力。基础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模式在学制上是1+0.5+0.5 (两学期基础英语+一学期职业英语+一学期专业英语)。高职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顺利完成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对接,同时不会消耗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磨灭未来所工作的行业的热情为代价。这种方式下,基础英语为必修课,教学时长为两个学年,便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表达;同时,为了更好地衔接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适当补充一些职场交际英语。职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日常英语相比,更注重学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的语言综合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解决工作上的业务能力。本必修课的学习可以灵活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教育资源,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科学布置英语教学模块,课程内容以行业典型岗位模块为中心,借助项目导向下的任务教学法,将学生塑造成为在工作过程掌握复杂步骤的优秀技术复合型人才。“ESP只是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产品” (Hutchinson&Warers, 1987),高职英语的ESP教育理念应该被赋予新的诠释:专业英语具有其特殊性和很强的专业性, 高职英语教学除受到教学时数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外, 还受制于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行业规范的不足, 此阶段的学习可依据学生的水平和岗位需求选择性学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建设的合理对策
(1)完善教学内容,突出就业导向
课程内容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学什么”,决定学生未来能力发展的方向。因此,在高职院校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法,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改,并为其引入大量的“职业”因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可以邀请行业的知名人士进行指导,深入分析该行业的内幕,找出该领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上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内容,其中有大量与英语相关的内容,就要充分利用搜索工具和互联网工具,进一步丰富教材知识结构。同时,也有一些走在职业化英语改革前沿的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方面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教师可以参观学习。
(2)完善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虽然在德育理念的引导下,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影响力,但教师仍然是一线的课堂教学人员,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尤为重要的“带头人”,也将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主动提升“职业”素养,深入到学生职业一线中去,掌握行业运行模式,以及英语在行业领域中的运用方式,其次,高校还应增加内部训练项目,为教师提供提高能力的平台。组织教师赴前线组织检查调研;最后,从根本上抓起,通过提高招聘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前来面试,通过严格考核教师能力的办法,最大限度保证所招收教师的工作能力。
(3)多元化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首先,可以完善信息化规划,灵活利用信息工具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教学视频,更具启发性,可以营造更好的教育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沉浸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和专心;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如何使用英语实践应用方式。
结束语: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英语教学的引入,无疑开启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新篇章。项目导向下的任务教学法使英语教学更好地与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对目标职业的期望,将语言表达习得与工作紧密结合,为深入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完成高职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体现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马俊波.基于专业教育概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 (14) :101-103.
[2]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8.
[3]Tom Hutchinson,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4]曹霞.非英语专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1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