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与产业融合趋势与范围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产业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融合,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制造业的一种,先进制造业能够将国内外的高新技术成果与管理模式等在研发、设计、制造与检测阶段中进行整合与利用。现代服务业是根据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管理手段发展的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知识与技术较为密集的特点,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河南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中又占据着前段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若想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河南省有必要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1相关理论概述
1.1先进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是指通过对制造范式、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配置形态进行革新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制造范式,并应用于制造业的发展[1]。因此,创新就成为了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理念,先进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先进制造业也可以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更是特别注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便衍生出了先进制造业,总体来说,先进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球化与网络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给传统企业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各企业间乃至各国之前已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转变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基于此背景,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各国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2]。第二,自动化与虚拟化。在先进制造业中,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制造技术、制造计划、制造模式与制造系统中,而虚拟化则是先进制造业未来的核心发展趋势之一。第三,绿色化。先进制造业在保证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同时,更能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如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等方面,相比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先进制造业排放的废料更少,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更小,更加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1.2现代服务业
在工业化发展较为发达的阶段,伴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应运而生。传统的服务业的特点为劳动密集,而由于现代服务业结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理念,因此其更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社会价值高、资源损耗低、污染低等。新型服务行业与“再生”传统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业务在于在信息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2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重要性
2.1促进产业创新
如今,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推动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不仅可以在提高“先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的同时,有效提高“后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信息交互频率,并可以通过加强资源的获取、提高区域之间资源的交互、分配效率等,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从微观角度上来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使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服务方式发生优化,从而使产业组织变得更加精细化、高端化、高效化,进而充分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消费者与市场的共同发展。综上所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4]。
2.2降低交易成本
第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可以使先进制造业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延伸现代服务业的价值链、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由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阶段与营销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优秀人才的储备是决定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可以吸纳就业,从而为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并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促进现代服务业交易成本的降低。
第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可以是先进制造业的中间成本大幅度降低。由于特色现代服务业活动构成了先进制造业价值增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多数企业价值构成了内部增值活动所产生的主要价值。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多种相关特色服务,如投融资决策、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从而降低了先进制造业开展这些业务时所耗费的成本,形成一体化的战略价值链,有效降低先进制造业的交易成本[5]。
2.3推动产业分工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入融合发展,可以对产业分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为“迂回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可以使一些符合现代服务业特征的企业从原有的分类中独立出来,并形成一个新产业,从而提高传统先进制造业产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而现代服务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分工的精细化也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分工,并在二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的状态,最终提升整体的生产服务效率,共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愈发激烈,与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经济已经替代范围经济成为了各企业经营管理的追求目标,而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最大限度借助现代服务活动的帮助,提高生产经营的个性化程度,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并为企业获得更多的专业化经济[6]。
3河南先进制造也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3.1河南已经实现工业化转型,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截止到2020年,河南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36万亿元,是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400倍,并且近年来河南省的工业经济总量一直处于中西部所有省份之中的榜首,并常年位于全国所有省份中的前五名,这些数据都标志着河南省已经实现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并正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就目前来看,河南省已经具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拥有四十个工业大类,其中万亿级规模产业有2个,千亿级规模产业有19个,并且已经已经构建了包括轻纺、化工、冶金、建材四大传统产业在内的,符合本省产业特点的工业发展体系,另外,如智能制造设备、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7]。
3.2河南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目前,河南省遵循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大力引进符合本省产业特色与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化技术,助推本省产业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优秀产业与国际接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河南省已经可以适应,并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
3.3河南省有着清晰的经济发展定位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省一直致力于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为了加速“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河南省先后出台了多项行动方案与行动计划,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在保障如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型材料、环保装备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力度,并制定了相应的专项行动方案,并相继建立了以智慧岛、郑东新区为核心的18个大数据园区,截止到2020年,河南省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接近1.3万亿元,超过全省GDP总值的25%。
3.4河南两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党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已经在光电子芯片、中大型客车、特高压装备等多个高端产品领域建立了绝对的核心地位,并且河南省的抗生素原料、超硬材料、冶金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生产基地。截止到2021年,河南省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行列中,并且在2020年中国500强制造企业中,有超过18家企业都来自河南,2020年河南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业增长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河南有7家公司入围,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河南两业的竞争力仍旧保持着持续稳定上涨的趋势。
4推进河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4.1积极探索二者融合下的管理政策,优化融合环境
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多个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因此,为了构建适应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环境、新模式,就需要对监管模式进行及时创新,从而减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行政干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净化市场法治环境[8]。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法治环境的健康度,彻底杜绝行业垄断行为,突破行业壁垒与行政性垄断,就需要不断提高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法化程度,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摒弃一部分不符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规律的法规政策,为“两业”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为了充分强化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对供给侧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从而保证更多的生产资源优先分配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从而减少市场中的恶性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4.2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河南省应积极落实国家及地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并加强对各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首先,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新担保等。其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研发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并适当简化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抵押、贷款手续等,减轻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融资压力。再次,制定不同类型现代服务业企业在土地使用时的定价机制,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项目的落实。最后,根据市场决定价格制定统一、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价格定价机制,从而对现代服务业的价格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9]。
4.3引导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融合产业集群
由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都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特征,因此为了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可以通过引导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融合产业集群的方式。第一,为了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链集合,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规模效益共享的方式,从而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产业链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二,为了促进不同产业的同类型企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关企业或机构能够在固定空间内形成集聚,就应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引导与规划。围绕先进制造业集权制定与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应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以往单一的产业园区发展方式,构建一批具有清晰功能定位、示范效应好的产业集群。
4.4强化创新生态建设,提升自主融合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河南省必须提高产业生态系统的完善度,并加强培育关联产业的力度。首先,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拓展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其次,鼓励先进制造企业中原有的服务业务部门脱离出来,并形成独立的服务机构,从而提高配套服务的精细化与专业化程度[10]。最后,以创新带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高创新型组织的发展规模,促进两种产业企业间的互动联合,从而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融合发展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先进制造也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无论是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还是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增长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河南省应认清自身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并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两业融合方案与推进策略,进一步实现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参考文献
[1]赵迎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20, 42(01):5-7.
[2]周光伟.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生态体系研究[J].科技与产业,2020,(2020-11):59-66.
[3]刘晓慧.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商业经济,2020,(002):33-36.
[4]丁瑶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J].环境经济,2020,(002).21-22.
[5]叶新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宁波通讯,2020,524(05):49-50.
[6]黄抒予,王馨悦. 河南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0,(3):76-78.
[7]王佳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制度障碍与政策建议[J].全球化,2019, (011):96-105.
[8]李振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机遇[J]. 中国船检,2019,(002):41-43.
[9]张志超.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全国流通经济,2019, 2218(22):147-148.
[10]杨书群.建设制造强市亟需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J].佛山研究,2019, (005):36-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