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的引入不仅为化学课堂增添了生动与趣味,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教育步伐,巧妙融合生活元素,精心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常因其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让学生感到难以捉摸。然而,当教师巧妙地将这些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相结合时,化学便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将化学反应与厨房烹饪相联系,用常见的清洁产品解释酸碱反应,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保持高度的专注与热情。生活化教学不仅降低了化学知识的接受难度,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化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生活化情境教授化学,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直观感受到化学的用途和重要性,这种感知不仅提升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更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二)深化知识的理解应用
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现实案例,学生能够自主构建知识的实际应用图景,深化对复杂化学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溶液饱和度时,通过制作盐水或糖水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眼目睹饱和过程,直观感受理论知识的真实效应,从而加深对溶解度和饱和状态等概念的认识。此外,环保小提示中的塑料回收化学说明,以及园艺活动中肥料成分的分析,都是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生动体现。这些实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化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
二、生活化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巧妙引入化学新知
在构建旨在培养核心素养的高效化学课堂中,新知导入环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如同一堂课的序曲,奠定了整个教学的基调。一个精彩的新知导入方式,能够迅速点燃初中生的求知火花,激发他们对即将探索的化学新知的好奇心和热情,为课堂注入勃勃生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这样一种能够触动学生心灵、引发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将化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构建了一个既亲切又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那些既贴近学生现有体验,又位于其“最近发展区”的生活化素材,以确保新知导入既具有时效性,又充满趣味性。这些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不仅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更要能够巧妙地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同时,顺利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例如,在导入关于酸碱反应的新知时,教师可以借助厨房中常见的清洁剂或食品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感受酸碱反应的魅力,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还需注重其时效性和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应敏锐捕捉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化学课堂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有趣。
(二)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攻克化学学习难点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对众多且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往往感到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有效突破这些难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将现实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以《走进溶液的世界》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自己动手泡白糖水,学生观察到当白糖加到一定量时,杯底会出现沉淀,从而直观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界定饱和溶液的含义,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但容易忽视温度和溶剂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解,教师提出“如何将所配置的饱和白糖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学生提出通过添加水(溶剂)或加热的方式可以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饱和溶液的概念需要明确溶剂和温度这两个条件。通过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掌握化学知识的难点,还能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组织生活化的实验活动,提升化学学习效果
生活化的实验活动是化学教学的瑰宝,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领悟化学原理,点燃对化学的热爱之火。通过设计与日常紧密相连的实验,学生不仅能亲眼目睹化学反应的奇妙,更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逻辑。
在《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教师巧妙地将溶解度、质量分数等抽象概念融入生活实例,如腌菜盐水、道路除冰盐水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随后,通过细致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学会了溶质、溶剂、溶液的定义,以及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亲手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技能,更深化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实验,不仅增添了实验的趣味性,还方便了学生之间的数据分享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生活化情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连。通过模拟或再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使学生在一个熟悉且亲切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轻松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田景梅.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13):34-36.
[2]林亚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2(33):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