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评估的意见》(教改〔2011〕9号)中指出:“建立和健全是基于学校的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标志着五位一体的本科教育评估系统的建立。
一、学校填报状态数据的基本情况
1.填报工作布置和任务分工
我校数据填报工作由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涵盖了学校基本信息、基本条件、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7大板块81个表格(相比去年增加3个表格)800余个数据项。评估中心将数据表,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和业务范畴,分配到责任部门和协助部门,核心责任单位有各学院、教学部、教工部、学工部、科技部等。
2.印发填报工作通知
各部门按校内通知启动数据填报工作,确定专人负责数据填报和审核。按照分解的具体任务,确定填报责任领导和责任工作人员,评估中心根据各单位报送名单分配系统角色用户和权限设置,开展数据填报工作。
3.填报工作培训
学校参加教育部评估中心系统培训2次,先后召开5次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培训会,印发《数据填报指南》,对每个数据表进行内涵解释、注意事项说明;同时通过QQ群、电话、邮箱等及时的沟通答疑。
4.数据填报、校验、审核
(1)数据采集。责任部门和协助部门根据指标内涵要求进行采集,同时对数据做初步审核。(2)数据上传至校内状态数据库。各单位在评估中心的指导下,将采集数据上传至校内状态数据库,评估中心校验、审核数据,将填报错误的数据返回至各单位进行修改;各单位重新采集错误、漏填数据,并再一次上传至校内状态数据。(3)数据审核。评估中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校领导对数据进行审核,并进行最后的修改审定。
5.数据上报教育部评估中心
评估中心统一将通过数据审核的数据上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完成数据填报工作;教育部随后会发出校级数据分析报告。
二、关于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工作的思考
我们的初始数据报告工作可以在每个部门的配合下按时完成,但是还存在诸如数据丢失和错误警报,各个报告部门缺乏关注以及对数据进行审查的疏忽等问题。
1.领导者重视并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度
状态数据库是学校接受教育部审查和评级的先决条件,也是各种学校决策的数据支持。需要加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意识。为了充分参与,将任命一个专人负责数据输入任务,标准化数据格式,建立大数据概念,并建立基本的教育状况数据的常规监视机制。
2.努力学习并理解指标的含义
数据报告工作非常专业,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业务范围,仔细研究《数据报告指南》,充分准确地理解指标的含义,并弄清楚统计数据的口径、格式、时间点和内涵等需求;正确理解表对表的关系状态数据与“上层基础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似性和差异,并不是所有数据都可以重复输入。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有些单位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从头到尾都提出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利用QQ群组、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学习和讨论平台,评估中心需要及时在线回答各种难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提前计划并正确组织和实施
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事先进行部署,并制定工作计划。应明确职责和分工,并将每个表分配给负责人和负责单位,特别是一张表由多个单位组成一起完成时,需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明确的进度计划,以便可以按时间、质量和数量完成数据输入,并且可以根据“”进行数据输入,比如,可以实行的一种三标一体”的教育质量模型。
4.及时的监督和严格的审查
对报告工作进行复杂的管理,严格控制每个数据的源、摘要、输入、审阅和其他关键链接,并实时监视报告的进度;集中查看所有类型的数据,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收集数据,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以及进行评估奠定基础。
三、数据报告的收获和经验
1.学校高度重视并实施该组织。学校建立一个特别的评估和领导小组,上下相互联系,所有员工都参与其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行了就业安置会议和培训会议。严格检查准确性、数据收集和审查等,以确保每个部门数据输入和报告、工作计划、数据完成通知、数据验证的顺利进行。
2.各部门紧密合作,高效开展工作。在学校教师的配合下,首次数据输入工作于2016年10月上旬开始,国家数据库上传已于11月底完成;第二次填充直接在国家平台完成,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数据报告工作涉及许多部门,而学校的30多个负责部门都参与了收集工作。大量数据,繁重的任务,紧迫的时间以及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这是继2007年学校水平评估后的又一次全校性、综合性的数据填报工作。
3.执行数据分析以发现问题和缺陷,完成此数据输入过程后,评估中心官员分析了影响学校运营质量的核心数据,并发现了在为学校提供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各种决策和填写过程的综合摘要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将及时与部门联系,以改进和升级系统,并加强学校系统与国家平台之间的联系。
四、结论及展望
审查和评估在根据学校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建设的基础上,对评估学校人才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培训效果,评估范围涵盖了大学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各个方面。学校评估与建设工作不仅是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五位一体”本科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如何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评估与建设体系已成为高校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刘嘉.做好教学统计工作,提升分析应用能力:以安徽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
[2]赵伶俐.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据:对第二次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与警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5(2).
[3]应会琼.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利用探析: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