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挑战下,绿色建筑材料与施工管理的创新应用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我国的“双碳”目标要求建筑业实现低碳发展,这促使建筑材料和施工管理全流程向绿色化转变。绿色建筑材料以其低碳、环保、可循环的特性,为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创新的施工管理则确保了绿色理念的有效实施。
本研究通过分析绿色建筑材料的特性和施工管理中的创新实践,探讨其在降低建筑碳排放、提升建筑能效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与挑战。研究成果将为构建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建筑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具有对环境负担较低的材料,其研发与应用目标是降低建筑环境负荷、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等各个环节都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健康与舒适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特点,满足现代人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符合未来建筑发展的潮流。
三、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在施工管理现状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管理正显著转型,节能减排技术如BIM、物联网、3D打印及人工智能的运用,提升了资源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绿色建造方式覆盖了能源节约、资源循环、节水管理及污染防治,从设计源头控制碳排放。工业化建造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和集成化施工平台的推广,有效降低了资源与能源消耗,简化了施工流程。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绿色建材研发上取得突破,新型材料如高效保温、环保建材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建筑物能耗,还提高了工程效率。绿色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示范项目推动市场接受度和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为市场方向提供了明确指引,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激励绿色材料发展。建筑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和用能结构调整,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综上,绿色建筑材料施工管理正全面向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方向迈进。
四、双探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在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是碳排放监管制度不完善。施工项目碳排放监管体系滞后,缺乏明确量化标准和执行流程,监管执行力度不足,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有限,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影响监管效果。二是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不规范。认证标准多元化且缺乏统一性,执行力度与监督机制不足,导致市场公信力和透明度受影响,认证成本高,周期长,限制了绿色建材的市场推广。三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局限:传统线性流程导致信息隔离和资源利用低效,缺乏整体性考虑和跨阶段协同,影响绿色建筑材料的环境效益和施工管理效率。四是激励政策缺失。绿色建筑和建材的激励政策具体性和操作性不足,宣传和教育投入有限,影响企业采用绿色材料的动力,政策执行力度弱,实际效果打折。
这些挑战阻碍了绿色建筑材料在施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亟需通过完善监管制度、规范产品认证、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和制定有效激励政策来克服。
五、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施工管理完善建议
1.制定和完善碳排放监管制度
制定和完善碳排放监管制度,需构建全面监测体系,覆盖材料生产至施工全程,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实现动态管理。制定基于行业实践与国际经验的碳排放标准,设定清晰减排目标,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对超标项目实施惩罚。提升监管人员专业能力,统一数据标准,运用软件工具分析数据,识别减排潜力。通过政策激励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采用低碳技术与绿色材料,实现市场化碳排放约束。
2.统一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
要统一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需建立国家或行业权威主导的认证体系,统一涵盖环保性能、资源循环利用、碳足迹等多维度标准,确保认证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优化认证流程,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估,确保公信力。建立严格后续监督机制,防止“绿色漂白”。政府和行业组织应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降低认证成本,简化流程,提高认证效率,促进绿色建材市场推广,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
3.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打造创新工程项目管理需整合全生命周期视角,采用IPD模式,设计阶段即融入绿色材料与施工方法,考虑其环境影响。运用BIM技术优化设计与材料需求预测,减少浪费。通过精益施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供应链优化减少碳排放,模块化施工降低能耗。利用大数据与智能化工具,如IoT、移动应用,强化信息共享与协同,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通过VR与AR技术远程协作与培训,增强团队能力。
4.制定绿色建造激励政策
在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绿色建造政策时,应明确政策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包括能效、碳排放和绿色建材使用比例。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立法强制新建建筑达到绿色标准,并通过示范项目展示效益。政府采购应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意识,并通过教育培训普及绿色建筑知识。
5.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1)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建筑、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促进绿色建筑材料的创新研发。政府和行业组织应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产业化。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上的绿色建筑材料技术和管理经验。
(2)重视人才培养
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加强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理念和实践能力。开展针对绿色建筑材料施工管理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通过奖学金、研究资助、职业晋升等方式,激励人才投身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为在职人员提供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绿色建筑材料施工管理的新要求。
六、结语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建筑材料与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面对施工过程碳排放监管制度不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不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落后以及激励政策缺失等挑战,我们提出了完善监管制度、统一认证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制定激励政策及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通过综合施策,我们不仅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升级,还能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环境可持续性贡献力量。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创新思维和技术,共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宁文宇;周火梅,《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
》,陶瓷 ,2022 (08) .
[2] 杨崇宪;陈国瑞;朱文豪;《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3 (03) .
[3] 李德倩;王丹丹;高远,《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研究》,建筑与预算 ,2022 (09).
作者简介:张郈栋,出生年月:1995.6.25,籍贯:天津市,学历:硕士(公共管理),民族:汉族,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绿色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