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外场出现过一台漏油的离心增压泵,该泵为我厂大修完毕出厂,其总工作时间为299小时30分。返回车间后,在试验器上性能复试,故障再现。
二、故障分析及排除
经现场仔细观察,发现油液是从螺桩处流出的(见图1),而离心增压泵油泵壳体结合面处是通过装用涂抹过耐油密封脂的石棉垫来保障密封性的。(见图2)
经过离心增压泵工作原理分析认为,如果此螺桩处要漏油,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
1.壳体或泵盖两者结合面(靠近并联接漏油螺桩处)中的其一或两者均出现破损或贯穿性的划伤;
2.漏油螺桩处的石棉垫存在破损现象,或者有贯穿性的划伤;
3.壳体栽装螺桩处的内壁存在缺陷,即铸造砂眼。
随即,我们分开离心增压泵的壳体与泵盖,检查发现结合端面(靠近并联接漏油螺桩处)并未有破损或贯穿性的划伤(见图2),这样首先可以排除第1项因素。
在分解石棉垫时,石棉垫破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耐油密封脂已将石棉垫牢牢粘在壳体及泵盖结合面处。故而我们重新更换石棉垫进行装配,重新试验后故障再现,还是在螺桩处漏油,至此可以排除石棉垫破损或贯穿性划伤为引起漏油的第2项因素,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判定第3项因素是造成此次漏油故障的根本原因,即油泵壳体栽装螺桩处的内壁存在缺陷。
为验证我们的判断,首先,我们分解下栽装螺桩,并在壳体螺纹孔内滴满煤油(煤油的穿透性较强),欲用静压检查壳体缺陷,但是静置24小时仍未有结果。故而我们设计了工装(见图3)对该螺纹孔进行加压试验。
在加压至工艺要求的试验压力(0.37MPa)下,仍没有异常,继续加压,当加压到0.8MPa时,可以清晰且迅速地看见油泵壳体栽装螺桩处的内壁出现油渍,并用渗漏显示剂检查可以完全显示出渗漏现象(见图4)。至此,可以证明油液是从壳体内壁缺陷处流进螺纹孔,继而又沿螺桩流出壳体外。
三、总结
对此,我们已经判定油泵壳体栽装螺桩处的内壁是存在铸造缺陷的,即砂眼。对于这种铸造缺陷,要想彻底预防确实是有难度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保证壳体结合面无损伤、石棉垫无破损,避免操作问题造成此类故障发生,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