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洪淑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洪淑梅,.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 化学研究前沿,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扮演着无可比拟的重要角色,并且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愈发显著。实验不仅能直观展现化学原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科学思维方式。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

在初中化学教育体系中,实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验证化学原理、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桥梁。化学实验的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从而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技能。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极具吸引力的一个环节,相较于传统的知识讲授,它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及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得教学内容充满了更强的探究性质。在实验进程中,学生不仅仅扮演知识接收者的角色,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这种高度的参与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走向多样化。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被巧妙地融入到实验设计中,成为了简易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化学实验素材。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还让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其高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独树一帜,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实现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随着学校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悄然转变,他们开始着重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实验设计、科学实施实验步骤,并细致总结实验结果。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还促使他们深入理解了化学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项目的驱动下,学生不再满足于孤立地学习单个知识点,而是积极探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意识地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热情的关键所在,还能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灵动。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验证心中的疑问与困惑。初中化学实验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这样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化学实验课堂氛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蒸馏水的制取”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新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引导学生对比视频中的实验流程与课本中的描述,找出其中的差异和重点,从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

化学实验课堂对学生而言,其价值不可估量。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摇篮。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化学领域的创新与发明持续不断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而化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化学实验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利用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设计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智力潜能和创新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打破课本知识的束缚,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验来验证既定的化学结论,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验证想法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得更多收获,凸显化学实验的亮点和优势,教师必须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实验活动,这无疑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然而,这种“放权”并非无限制的放任,教师仍需作为“引路人”和“导师”,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三)强化实践能力,融合生活化实验思维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性,积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通过将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为实验教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和安全知识,使实验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火柴的点燃、蜡烛的燃烧等,从而引出燃烧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为了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实验探究任务。例如,让学生探究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燃烧情况,或者分析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变化。这些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燃烧的原理和条件,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契机。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愈发凸显。化学实验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并直观感知化学现象,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超.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

[2]李思全.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家长,202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