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社会进步以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用地日益紧缺,因此高层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建设快速发展导致高层建筑在具体作业时对质量管理缺乏严格质量控管控,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只有对质量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后期使用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1 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特点
1.1 地基与基础设计难度大、要求高
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中高层建筑越来越被推崇。高层建筑的稳固发展离不开基础工程的支持,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相对复杂,设计要求较高,所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高质量的基础工程是至关重要的。轻微的质量缺陷往往可导致设计要求偏差,从而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桩基础是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基础形式,其中又以摩擦桩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高度与地基的深度成正比的关系,在超高层建筑中则以端承桩为主。桩基础施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各有特性,需要合理的在特定的空间内按需选择机械种类,从而提升整体工程效率。如旋挖灌注桩对周边地下结构影响较小,往往是处于地铁保护区工程的首选;然而冲孔灌注桩所需的冲孔机所需场地较小,更适用于场地狭小的施工现场。
基础形式选择在高层建筑设计阶段尤为重要,浅基础往往比桩基础更有时间、费用、工效的优势。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箱型或筏型等浅基础形式也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以确保其稳固性,使高层建筑更加稳定。比较极端情况,高层建筑基础还可以直接在风化程度较低或是没有风化的岩层中,直接埋入条形或单柱形式的基础。目前,想要使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保证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安全、稳固的设计,想要使上述需求能够得以满足,就需要建筑施不断的提升自我,不仅需要多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的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实[1]。
1.2 较高的建筑造价和施工设备要求
科学合理应用机械设备,能够使施工作业更加高效,使机械设备能够减少维修的次数,不但节约了维修费用,同时也节约了机械空置时间。在实际运行阶段,优化作业设备的配置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一项任务。高层建筑的施工前期,需要结合项目实施的进度,合理配置运输以及起重等设备,以此来使施工阶段,能够避免由于经常拆卸而导致的费用的增加,能够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往往限制了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同时由于设备种类多且交叉配合使用,会导致高层建筑机械设备维修成本较高。为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机械设备集约利用的策划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此外,在施工过程管控中需要对施工阶段所使用的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深入了解,从而可以持续根据场地内施工重点的变化优化设备组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1.3 高层建筑特有的竖向穿插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独特的技术要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包含着不同类型的材料使用和施工阶段,因此需要结合其结构特征进行不同的组织优化,以此来有针对性地组织技术交底和重难点分析。此外,由于各楼层有着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为了缩短工期,竖向流水穿插作业普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无论对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建造成本持平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即节约了管理成本,无疑是有益的。近年来随着高层住宅数量激增,若干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都推出了各自的标准化建造工法,除了如铝模、爬架等常规新技术的应用,自愈合防水、预制内隔墙板等小众新技术也得到追捧。实际上上述新做法会少量增加建造成本,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缩短工期不仅可大幅度减少资金占用成本,提早交付客户带来的口碑对企业更是相当有益的,所以竖向穿插施工越来越受到大家认可和青睐。在施工管理层面: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阶段需要结合有关规范和标准,以此来对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其次,需要不定时的检查施工阶段的人员以及作业的情况,以此来及时排除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在施工阶段,需要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重点把控,通过对其的实时监督管理来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保证。
2 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注重对工程质量的检测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违规现象,必须及时加以纠正。为了保证质量,必须严格落实日常检测工作,可以将先进的检测装置与正确的检测方法结合起来,以此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施工技术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在施工质量标准基础之上,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落实责任机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和环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身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责任就应该由其负责人承担,避免发生后问题找不到责任人,进而有助于避免耽误施工进度,同时有利于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管理。二是加强监管。监理是保证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监督,要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管机制,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无论是哪一个建筑公司,都有自己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以确保系统的使用效果。在建立质量管理系统时,首需要选择管理人员,公司可以从外部聘用有经验和合格的工作人员担任管理职务。其次,在确定项目后,企业应与相关人员就项目内容进行沟通,为实现及时完成工程且不增加建筑费用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同时要采取措施,在第一阶段及时解决问题,不仅要确保工作质量,而且要确保工作的持续时间。
2.3 有效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
裂缝在高层建筑中很常见,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必须采取合适措施来避免这一现象。一般来说,在高级别土木工程中,可以采取技术性方法来避免裂缝扩大,这意味着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裂缝在不完全变形的情况下发生进一步变化。例如在修建填充墙时可以采取不完全修建的方法,等待一周,在裂缝完成整个运动之前,在后面留下一点空间。
2.4 优化高层建筑施工设计
与传统的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对结构设计,特别是结构体系的选择有着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结构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膜结构和筒体结构。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情况,必须对建筑结构体系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方面,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有效开展,图纸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和实用性,施工技术方案图纸应按有关要求编制,每个小环节都要落实。图纸编制完成后,按《图纸会审程序》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会审,对有疑问的可先圈后改。
2.5 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物质基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及相关办公用品。而且工程材料对整个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采购工程材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按材料种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类保管,严格控制材料的收发,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机械设备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高层建筑的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和技术支撑,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结束语
总之,要满足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要求,于建设环节当中,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在施工前构建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作业团队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作业过程中加强质量管控,保证施工承包管理质量,严格把关地基建设质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地基类型。
参考文献:
[1]盖文波.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15):134-134.
[2]邓旭峰.关于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3]史乐.阐述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