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风险分析与控制
王云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云娜,.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风险分析与控制[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355.
摘要: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实验室在检验过程中也存在多种风险,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或误报。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包括仪器、操作人员、样品处理、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等方面。采用定性和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对这些风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风险等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此外,文章还探索了实验室管理系统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印证了风险控制措施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本研究旨在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提供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帮助实验室更好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食品安全;实验室风险;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57355
基金资助: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基本概念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是食品安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扮演着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性和健康性的重要角色。这些实验室利用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食品原料、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旨在确保食品完全满足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这些实验室可能隶属于政府、独立的第三方或直接属于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进行化学、微生物、物理和感官等方面的测试。

在其核心功能中,实验室确保了食品的质量控制,同时确保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内外法规要求,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和特定物质的含量限制。此外,它们还致力于及时识别和检测食源性病原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这些实验室还会验证食品的标签真实性,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食用。

为了进行准确的检测,实验室采用了如HPLC、GC-MS、原子吸收光谱法和PCR等尖端技术。这些技术结合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共同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为了证明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实验室还需按照诸如ISO/IEC 17025等国际或国家标准运行,并获取相应的认证。这强调了实验室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们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第一道防线。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的风险因素

2.1 仪器设备风险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中,仪器设备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与准确性对于检测结果至关重要。然而,仪器的长时间使用、不当操作、缺乏定期校准和环境干扰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或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此外,软件缺陷或过时的版本也可能对数据处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定期维护、准确校准和合理操作,以及对工作环境进行适当的监控,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操作人员风险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中,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操作习惯对检测结果产生深远影响。技能不足、疲劳导致的失误、长时间的工作压力或主观偏见,都可能导致测试误差或误报,从而对食品安全评估和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确保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的关键。

2.3 样品处理与存储风险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样品的处理和存储环节对检测结果有着关键性影响。不恰当的样品收集、污染的存储环境、不适当的温湿度控制以及潜在的样品交叉污染,都可能导致样品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属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样品的妥善处理和规范存储是确保检测真实性的重要步骤。

2.4实验条件与环境风险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实验条件与环境的稳定性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基石。不稳定或不适当的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的波动,以及实验室内的空气、水或其他物质的污染,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扰动或偏差。因此,严格控制和监测实验室的环境与条件,对于防止误差和确保数据真实性,至关重要。

总之,每一个风险因素都可能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优先考虑潜在的风险。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有关风险的信息,并制定策略来管理这些风险。

3.1 定性风险分析

定性风险分析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判断来描述风险的方法,强调风险的性质、类别和可能的影响,而不是详细的数值表示。通过与专家的讨论、团队工作或评估风险指标,该方法识别并优先考虑潜在的风险,从而为决策提供有关风险的直观和描述性信息。

3.2定量风险分析

定量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精确估计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的方法。它涉及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并运用统计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为决策者提供风险的大小、频率和潜在影响,从而使其能够基于量化的证据制定更加明确和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

3.3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模型是一个结构化的框架,用于识别、量化和优先考虑与特定活动或决策相关的潜在风险。这种模型通常包括风险的来源、可能的后果、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的整体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风险评估模型帮助决策者理解和量化风险,从而制定更有根据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3.4 风险等级划分与识别

风险等级划分与识别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目的是确定风险的重要性,以合理分配资源。开始时,组织需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接着,制定风险等级标准,如“低、中、高”等级,并利用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这有助于识别高优先级的风险。现有的控制措施也需考量,以确定其对风险评级的影响。因为风险环境持续变化,定期的监测和审查是必须的,这为组织制定针对风险的策略和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控制策略

4.1 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准

仪器设备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起到核心作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度准确性,两个关键步骤不可忽视。首先是维护,涉及根据制造商的指南进行常规的清洁、检查和更换消耗品或零件,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其次是校准,这是一个通过使用标准样品或参照物来调整仪器的过程,保证其输出始终与预定标准一致。定期和正确地进行维护与校准是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的关键。

4.2培训与人员资质管理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领域,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确保实验室员工具备恰当的技能和知识变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培训与人员资质管理两大措施必不可少。

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每位员工不仅掌握基础的操作技能,还能随时了解和应用最新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定期的培训活动,如研讨会、工作坊和在线课程,可以帮助员工更新其知识库,掌握新的实验技巧,以及了解行业的最新标准和规定。此外,实验室安全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潜在的危险或误操作。

人员资质管理则更侧重于确保每位参与特定检测任务的员工都具备所需的资格和经验。这不仅意味着员工必须经过正式的教育和培训,还要求他们定期通过考试或评估,确保其专业技能始终达到标准。另外,通过制定清晰的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可以确保只有合适的人员负责特定的任务,从而降低由于缺乏经验或知识造成的错误。

总之,培训与人员资质管理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质量保障的基石,确保每一项实验都由有资质的人员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从而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样品的标准化处理与存储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样品的处理与存储方式对于获得准确和一致的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任何样品的轻微改变或污染都可能导致检测误差,因此样品的标准化处理与存储显得至关重要。

样品的标准化处理开始于正确且一致的采样方法。每一个样品都应该代表整体,并且应当按照既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s)进行采集、预处理和分析。这确保了从不同批次、时间或地点收集的样品都受到相同的处理,从而实现检测的一致性。此外,防止样品受到外部污染,如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异物,也是标准化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一旦样品被处理,正确的存储方法则成为保证其稳定性和完整性的下一个关键步骤。这意味着考虑适当的温度、湿度、避光条件以及容器材料。例如,某些生物样品可能需要在冷冻条件下存储,而其他化学物质可能需要避光或密封。此外,所有的存储容器和设备都应定期检查并清洁,以防止任何潜在的交叉污染。

简而言之,样品的标准化处理与存储是确保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准确性的基础。只有当每一个样品都经过严格的处理和存储流程,我们才能对检测结果有足够的信心,并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

4.4优化实验条件与环境控制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实验条件和环境对检测结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其优化和控制是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优化实验条件意味着确保所有测试均在稳定和预设的条件下进行,如恒定的温度、适当的pH值、精确的时间控制以及特定的化学物质浓度。这些参数的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引起实验结果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环境控制关注于实验室的整体环境,确保其处于理想状态。这包括防止尘埃、微生物和其他外部污染物的入侵,保持空气流通,以及确保恒定的环境温湿度。设备的定位和布局也应考虑,以减少潜在的交叉污染和干扰。综上所述,优化实验条件与严格的环境控制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为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5数据校验、审核与报告流程优化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最核心的部分。为保障数据真实性,首先必须进行数据校验,确保每个数据点在采集、录入和分析过程中都经过严格检查,从而排除任何错误或偏见。此外,独立的审核步骤为数据准确性提供了第二道防线,这通常涉及第三方或内部团队对原始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真实性和一致性。最后,报告流程也至关重要。标准化的报告模板和流程确保所有检测结果以清晰、一致的格式展现,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结论和建议被准确地传达。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实验室开始采用自动化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报告,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总之,数据校验、审核与报告流程的优化确保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实施上述风险控制策略,实验室可以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公众和有关当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5.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作用

5.1 什么是实验室管理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计算机化的信息管理工具,设计用于跟踪、管理和存储实验室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它整合了实验流程、样品管理、仪器维护、报告生成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操作功能,从而实现实验室运作的自动化、高效化和标准化。

5.2 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风险控制模块

实验室管理系统往往包括一个风险控制模块,专门针对实验室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管理。此模块可以:

记录和跟踪与实验操作相关的所有风险事件。

对风险事件进行评级和分类,从而确定其优先级。

提供自动化的风险提示和警告功能,确保实验室员工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问题。

记录和分析风险事件的根本原因,为风险减少提供依据。

5.3 如何利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风险预防与控制

利用LIMS进行风险预防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风险识别:通过LIMS系统自动记录的数据,及时识别可能的潜在风险,如设备故障、样品失效或方法失效。

风险评估:利用系统内的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识别到的风险的可能性和潜在后果,从而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风险响应: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调整实验方法、更换设备或提供额外的员工培训。

风险监控:利用LIMS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持续追踪和评估实验室的风险状态,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总之,实验室管理系统为实验室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自动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验室实现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响应和监控,从而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案例分析

6.1 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介绍

在2015年,一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品污染事件。该企业的某款即食食品在市场销售后,多名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经过初步调查,疑似该批食品中存在有害细菌污染。

6.2 事件中的风险因素识别

供应链管理不严:原材料在供应过程中并未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存在潜在的污染源。

生产线上的卫生条件差:部分设备长时间未进行清洁和消毒,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员工培训不足:员工在食品处理和包装过程中未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导致交叉污染。

6.3 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受影响的食品进行全面召回,并进行了深入的质量检测。

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每一批原材料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筛选。

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

加大对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力度,确保每个员工都熟悉并遵循标准操作程序。

6.4 事件的教训与启示

此次事件对整个食品工业都发出了警示:食品安全不能有任何妥协。此外,它还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如定期的设备维护、员工培训和供应链管理。只有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才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并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

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索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首先,我们明确了实验室在食品安全链中的关键角色,并细致地识别了从设备、人员到样品处理的各种潜在风险。通过应用多种风险分析方法,为实验室提供了一套综合的风险控制策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此外,实际案例分析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风险控制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合作的加强,实验室的风险管理将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确保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全球食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迟庆雪.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安全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J].现代食品,2023,29(12):26-28.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3.12.009.

[2]裴秀英.食品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度控制措施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3(13):28-30.DOI:10.16043/j.cnki.cfs.2023.13.002.

[3]裴云飞,柴海燕,孙衍波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中国药师,2022,25(06):1064-1067+1081.DOI:10.19962/j.cnki.issn1008-049X.2022.06.027.

[4]陈潇,邵懿,国鸽等.我国食品理化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07):2357-2364.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2.07.054.

[5]赵冉,庞婕,王志轩等.如何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21(09):72+74.DOI:10.16043/j.cnki.cfs.2021.09.043.

作者简介:姓名王云娜,(出生年—),1978,性别,女,籍贯,吉林双辽,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化验室检验所在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单位所在地,吉林省双辽市,单位所在地邮编:1364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