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电力通信技术不仅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相关建设中。因此,在智能电网时代建设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电网的发展。
1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智能电网的特征在智能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实时监管每个用户的用电行为,监控每个电力设备节点信息双向流动,实现电力市场交易与电网成员无缝衔接。第一,安全性。智能电网自身具备较强的自愈与自适应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设备安全。第二,兼容性。智能电网可以保障传统集中性大电源设备接入,也可以接入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际兼容性更高。第三,灵活性。智能电网可以实现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使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电网运行期间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通过分析智能电网的运行特征发现,智能电网大部分功能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信息处理与通信支撑的基础上。
1.2 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在智能电网中运用自动抄表技术,使安装在用户处的智能电表可以对电力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处理,借助无线网络系统,将数据传输给主站,并随时接受来自主站的指令。因此,需要内部配备的信息通信系统具有实时响应特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程保护。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数量的不断增长,电力市场环境更为复杂。为了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供电企业及用户需要借助广域通信网络平台,就电力供应水平及供应需求等问题进行密切沟通。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方面,智能电网中的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不仅需要完成单个站的控制,还需要借助区域联合控制手段,扩大实际控制面积,此时需要借助信息分析模型,以保障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输电
我国电网在输电领域上实现了大规模覆盖,也正因如此,出现了很多远距离的电力输送,远距离输送必然会出现较大的损耗,怎么才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成为了电力研究者的共同话题。所以,输电领域充分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让其实现低能耗远距离输电的目标,过程中进行深度的研究与探讨,并且利用创新技术减低输电过程中的耗损。另外,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还可以应用在输电的整个过程中,对其输电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输电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2变电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智能变电站一改过去传统运用的电磁式互感器,采用了光电式的互感器,用可靠、安全的广电信号作为传输媒介。而且智能化变电站中无论是网络信息的传递还是二次设备的检测都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执行。通信技术是变电站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智能变电站也需要来采集相关的监控数据和控制对象的相关数据,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和其他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另外,根据系统内部的连接形式的不同,智能化变电站中的电力通信模式也不同,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点对点模式、过程总线模式、点对点模式与过程总线模式结合。点对点模式在智能变电站中可以使系统运用中的保护数据与控制通信数据分隔开来,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容量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过程总线模式就是将系统中分离的控制与测量数据系统连接在一起,减少了通信模式的复杂性。而两种模式的相结合,像利用以太网技术将变电的总线和过程总线连接在一起,可以做到信息的资源共享,同时间隔层的设备里面只需要一个接口,可以大大减少设备间的维护与运行的费用。
2.3配电
通过将新型传感技术应用在配电工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期间的各类故障信息,进行专项应急处理,保障电网系统高效稳定运行。通过将信息通信技术与配电工程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运行期间的兼容性,优化系统内部功能。信息通信技术在配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稳定性强。在智能电网发生大规模故障的情况下,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使配电系统依然能够具备一定供电能力,尽量规避停电情况出现,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第二,自愈能力好。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专项评估及分析,使其具有预警及预防功能。在系统故障发生后,可以立即进行自我故障诊断及修复,有效降低了电网运维难度。
2.4新能源
近几年我国的在相关方面存在浪费现象,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对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要利用一些新型的能源技术,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划分,最大化地实现能源配置,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社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在传统的电力运作中主要是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能源相对比较缺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开发并应用可持续再生能源。为了能够让新能源顺利运用到智能电网中,必须要建设能够与智能电网对应的电力通信接口,让新能源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中,让新能源融入到电力系统中还能自动调节电压、功率等,建设一个完善的新能源管理体系。
3.5用电系统
用电系统是供电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供电系统的终端。用电系统的环境比较复杂,电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会有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相关数据的高效统计与处理,同时也要求用电终端的信息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信息化与数据化。电力通信技术在用电系统中实现了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进而实现了用户终端与供电系统的双向沟通,对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电网建设的效果,能够保障智能电网运作的稳定。想要更好的发展相关技术,相关电力部门就要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根据我国现有的情况,按照电力建设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革。新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电网的效率,还节约了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能源的损耗,让智能电网时代的信息通信更加方便快捷,让我国电力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秋阳,张亮.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 ,2020(15):220-220.
[2]张功营,傅林.支撑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体系研究[J].通讯世界,2020(7):175-176.
[3]胡军,钱传伟,唐玉泉.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与运营探究[J].通讯世界,2021(17):159-160.
[4]卢彦飞.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电子世界,2021(1):118-119.
[5]李宁宁.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