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建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建丰 ,. 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诊断医学,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6.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8.210-2019.10月于我院接受接收检查治疗的470例孤立性肺小结患者,根据外院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肺癌组及良性组,将两组结节大小、结节部位、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等进行对比。结果:在肺小结节直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能够准确发现恶性肺癌孤立性肺小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和空泡方面。
关键词: HRCT;肺小结节;肺癌;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1.157026
基金资助:

肺小结节是诸多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的相同影像学征象,并且在不同肺叶及肺段之间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诊断难度系数较高,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问题。现如今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影像响学检查手段丰富多样,HRCT在肺癌疾病的诊断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并且相关研究显示,该方法对于肺内小结节具有一定的检出率[1]。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8.210-2019.10月于我院接受接收检查治疗的470例孤立性肺小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HR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8.210-2019.10月于我院接受检查接收治疗的470例孤立性肺小结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肺癌组及良性组,其中肺癌组148例,良性组22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39例和131例,最低年龄43岁,最高年龄71岁,平均年龄(58.31±9.42)岁。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在本院行HRCXT检查,具有病理诊断结果;(2)全部患者及家属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多发性结节或弥漫性结节患者;(2)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 本次研究使用设备为西门子3264排CT仪器。参数设置:将层厚设置为8mm,将螺距设置为1.625,将管电压设置为120kV,将管电流设置为200-260mA。

  扫描流程: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从胸廓入口到肺底部进行扫描。肺窗位-600Hu,窗宽1500Hu,纵隔窗窗位35Hu,窗宽350Hu。

  图像处理方法:将收集到的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大小、分布、边缘和内部征象进行严密观察。

1.3 观察指标 根据病理学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良性组和肺癌组,将两组结节大小、结节部位、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等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对本次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肺癌组及良性组病理结果 肺癌组的病理种类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良性组的病理种类主要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和硬化性血管瘤。

  肺癌组和良性组的肺小结节直径分别为2.2-2.9cm和2.3-3.1cm,前者的平均直径为(2.26±0.63)cm,后者的平均直径为(2.28±0.74)cm,两组进行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对比 在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方面,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对比[n(%)]

16.png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肺癌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主要表现为轻微咳嗽及咳痰,通常情况下使用X射线检查或实验室检查诊断准确率较低。孤立性肺小结节指的是在肺实质内,单发直径不足3cm的结节性病灶,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放射学征象,很多临床研究显示将HRCT应用于肺癌早期能够有效提高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及时发现病灶,对其性质进行明确判断,为临床指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中对病理种类不同的患者影像学CT表现进行分析,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肺癌组的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和空泡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组,组件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分叶征指的是结节边缘不平整,存在切迹,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征象,主要原因为瘤体扩散到肺小叶的过程中受到血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毛刺征体现在从病灶边缘向周围肺实质内延伸的细短线条影,呈放射状,并且恶性病灶毛刺征的出现率高于良性病灶。空泡征指的是结节内约1-2mm,边界较为清晰的一个或多个低密度透亮影,呈点状,对于诊断肺癌具有重要作用[2]。除此之外肺癌血管较为丰富,如果组织生长过度血管缺乏,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坏死物质通过支气管排出产生孔洞。

  综上所述,HRCT能够准确发现恶性肺癌孤立性肺小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和空泡方面。

参考文献:

[1]高妍彦,唐坚.高分辨率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223-225.

[2]于文龙.高分辨率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5):616-6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