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它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严重,并且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在临床用药之前,应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本院所采样本70余例为研究对象,对临床微生物学检测及细菌耐药监测方法的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从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各个科室的70例样本。其中血液标本32份,尿液标本20份,分泌物标本5份,痰液标本13份,交检科分ICU,儿科,产科,妇产科等。70例标本的抽样、送检和化验,都要由一名资深的医护人员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按照有关的临床规范进行。
1.2方法
1.2.1菌种鉴别采集我院检验科70余例,采用 Kirby Bauer法进行病原菌的常规培养和药敏试验。
1.2.2药敏实验用肉汤稀释的方法将样本中的细菌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以求出最小的抗生素抑制浓度。根据《NCCLS》的有关规定,对病原菌进行了药敏鉴定。
1.3疗效评价
对70例临床样本进行细菌耐药性、细菌结构、常见抗生素耐药情况的调查。
2、结果
耐药菌检出情况
70个样本中,共检出23个耐药株,占32.8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金黄色葡萄菌和绿脓杆菌次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相对较少。特定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表1中。
表1 16份检验标中耐药菌的检出情况(n,%)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我们面临着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这种情况在医院环境中尤为明显,因为大量的广谱抗菌药物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尽管这些药物通常被认为是解决感染的有效工具,但它们的结果并不总是能够令人满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感染。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病原体进行精确的检测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监测和分析临床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耐药性水平,医生可以获得关于抗生素最有可能对抗特定病原体的宝贵信息。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课题组70例样本中,共发现23例耐药株,检出率为32.86%,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提示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细菌的具体耐药情况的检查。临床上常见的青霉素、头孢唑林和氧氟沙星等6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所以,在临床上,医生要注意使用抗菌药物,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存在的耐药菌主要有自然耐药和后天耐药两种。已有的研究表明,某些细菌对特定的抗生素有天然的抗性,这种抗性与其本身的染色体基因密切相关,通常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例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先天耐药,而铜绿假单胞菌则对大部分抗生素不敏感。这说明大部分细菌对相应的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性,而且随着基因的变异,这些抗性会被大大增强,从而使抗生素很难杀死它们。
在临床检验的样本中,要特别注意细菌耐药性的检测,这样可以帮助医院了解出现耐药的细菌和无效的抗生素,帮助医院更好地了解医院各个科室、手术科室使用抗生素的状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对各科室的管理,特别是对那些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和环节,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和程序来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对各科室、病房的标本进行采集、保存和送检,严格对上述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帮助医院对院内细细菌耐药的具体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把握。另外,对发现的耐药株也要做好登记,并对其进行科学、完整的记录,然后向医院的有关管理部门报告。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促进医院内科学、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并可以对出现耐药菌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了解,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以防止细菌耐药的蔓延。
医院要加强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并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医院内细菌耐药性检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落实,从而确保医院对体内细菌耐药性状况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强对易出现细菌耐药的科室和环节的监控,例如:医院内的 ICU病房、手术室等,特别是 ICU病房的病人,要密切关注病情,并按病人的病情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过度用药。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细菌耐药性,及时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防止细菌耐药对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针对目前我国临床微生物检查和细菌耐药性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特别的重视,其主要做法是:首先,有关部门要严格按要求采集、保存和送检标本,在发现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细菌耐药率。第二,要对所带的样本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将其报告给有关的临床部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的统计和管理。最后,当医院感染科接到检验室的检查结果后,要做好核查和监督工作。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临床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美玲,唐红平,谭敦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征与流行分布[J].现代医药卫生,2021(1):110-113.
[2]胡继华,张文雍,莫莉,等.抗菌药物临床干预对ICU多药耐药菌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2):195-199.
[3]叶晓明,朱婉红,黄连军,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分离的产超广谐β-内酰胺酶病原菌耐药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166 -170.
[4]朱惠,刘春霞,黄爱丽,等.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比较[J].医学动物防制,2022,35(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