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最早由麦肯锡公司提出,目前已经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大数据”并非专指数据量巨大,而是指基于“大数据”处理来挖掘其背后的科学性数据追求价值观念及大众趋势思想。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在各大行业中开始应用,尤其在教育行业中效果突出,给当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校教育不断扩容,生源不断增加,这给当今高校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虽然各大高校都采取措施来改善学生的培养环境,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仍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这些细节问题都应当引起重视。当今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1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在大部分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而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主要是学生会、学工办和团委,这些部门从学校角度制定一些针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并开展各种活动。这些部门实际上并未考虑管理的真正目的,许多活动及管理内容都只是停留在表面,走过场,未照顾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但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参加,造成这些管理活动并未收到实际效果,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违背了管理活动的初衷。
1.2一些制度过于呆板,人性化不足。学生管理包含了各种制度的制定,有些制度缺乏人性化,过于呆板。例如: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奖惩办法、请假制度等。学校通过此类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管理约束,但是人性化不足,缺乏人文关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和权益,造成一些学生对学校学习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
1.3对学生的实际“干预”不够。学生在高校生活学习,其生活学习管理大多都有专门的辅导员来负责,而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大多都是在实际问题产生后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在实际的学生管理过程中,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帮助,辅导员对这部分学生关怀更多,而中等或差等生往往得不到较好的人文关怀。虽然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背井离乡,第一次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经验都相对较差,也较容易出现各种难以依靠自身解决的问题,寻求辅导员的帮助但是实际上辅导员需要面对广大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造成对学生的实际“干预”不足,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大数据技术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当今社会,各行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这些行业获得了更多的改革机会,当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各大高等院校作为人才重要集结地,因其作为提供教育的场所,包含了海量的知识信息及各种管理模式,而这些在大数据时代都会受到深刻影响。
2.1大数据能够改变以往教育的单一性模式。高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较为单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改变了这一单一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引进、各类教学软件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推动了教学活动走向多元化。基于此,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来更正面的效果。
2.2大数据能够让学生管理工作有据可循。传统教学管理过程大多都是基于经验及管理直觉,通过考试或状况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但是这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也缺乏更全面的了解,一些隐藏的信息更多是通过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口中知晓,难以有效捕捉隐藏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信息隐蔽性及局部性问题。首先,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例如,通过QQ、微信、教育平台等渠道收集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信息,从而让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及有据可依;其次,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相关性掌握全局,监督学生的消费状况、进出校门频次、社团参与度、旷课课时、课堂互动状况等,基本能够定性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为此后的奖学金评定、贫困支持、心理状况干预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3数据量增长急速,增加了信息确认的难度。虽然大数据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借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选及判断,便于为实际抉择提供数据性支持,但是因为数据体量十分巨大,在数据筛选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问题,且数据选用也需要基于遵守法律的原则。因此,在实际的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也是大数据时代所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3建立大数据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系途径
3.1资源整合以建立全面性数据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设计部门较多,从各大高校的管理部门结构看,都有构建自身的信息处理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给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便捷,但是也存在各部门间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因此,构建起全面型的共享数据库,能够有效解决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差的问题,从而有效连接各部门,实现信息分享,加快管理工作的推进速度。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看,全面性的共享数据库几乎没有,甚至有的高校仍旧未能在学生管理中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这不利于整体教学管理的进步。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加快建立全面性数据库的进程,以实现更全面、更先进的教学管理。
3.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团队。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也面临着自身素质不足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信息数据的有效应用对教学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效率,也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明显的改善,这是与现代化新型教学理念相匹配的。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分析处理团队,保证高校学生管理能够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联系更紧密,这对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十分重要。高素质分析团队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数据敏感度,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捕捉数据信息能力,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学生管理实际工作中去。
3.3健全数据信息处理管理制度,保护数据安全。大数据在教育行业中的运用虽然能够大幅提升管理时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也存在数据安全问题。高校大数据运用中的数据类型包括学生成绩管理、考勤、兴趣爱好、社交活动、家庭关系等,涉及面较广,数据量巨大,很多信息都与个人隐私相关,一旦泄露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触及法律底线。那么哪些信息是可以利用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哪些信息又是必须隐藏的呢?这些都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基于在保护学生隐私及安全问题层面上,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才有实际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高效化,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许晶.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22-25.
[2]徐建华.大数据时代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方式转型[J].中小型教师培训,2019(7):20-24.
[3]阎升光,何丽娟.基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40-44.
[4]王婧.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