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调查主要以林木资源为主要目标,调查的是林木生长发育情况,要对所有会影响林木生长质量的因素展开综合分析,可以用于分析人工造林方案的可行性,并能科学推动林业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具体工作时,涉及到对专业调查装备和技术的应用环节,应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对技术、设备的操作能力。
1.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发展情况及基本要求
1.1发展情况
森林资源宏观监测逐步向以遥感技术监测为主的方向发展,这在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日益提高、解译技术日臻完善、数据获得渠道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森林资源监测实现了实时化、常态化。无人机技术在部分地区森林资源监测、调查中得到应用。远红外技术在动物资源监测、跟踪调查,森林资源防火领域广泛得到应用。激光雷达、物联网等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调查中尚处于应用试验阶段。林分生长模型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林业调查人员的重视。
1.2工作要求
新时期的森林调查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工作应具备精细化的特征。因为森林建设面积较大,林木种类多,调查管理任务重。必须要从细节处出发,找到可能影响林木生长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做好空间环境的调查管理工作,才能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发挥土地资源使用价值,提高林木生产经营合理性的关键前提。其次,森林调查工作需要配备专用装备,要使用现代化技术。所以,为减轻工作压力,如何提高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调查管理,就成为了各地林业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最后,应存储工作数据,完善档案资料。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以此来找出森林调查管理的侧重点。这些工作都需要由专业林业工作者来完成,应组建高质量的林业管理团队。
2.森林调查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实际上,森林调查装备与信息技术在现阶段的合理应用主要以3S技术为基础。关键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智能操控、展开数字化信息采集、查询以及远程监管工作。
2.1智能操控
森林资源监测、调查信息化是发展趋势。在充分发挥、利用3S技术优势的背景下,可实现信息的快速审查、数据的合理分配,为勘察资源、利用资源数据提供了科学依据。在3S技术系统应用过程中,森林调查设备可实现对数据的数字化操控,利用信息化设备的优势可大大减少人工作业工作量,降低人工监测、调查森林资源的难度。3S技术的应用是森林资源监测、调查向智能化发展的标志。以3S技术为基础,森林资源监测、调查水平提升。开发与3S技术相匹配的调查设备后,可实现数据信息的控制与分配,操作流程数字化,及时掌控调查作业全流程。
2.2信息采集
使用智能装置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时,可以凭借物联网技术将装备所探测到的数据信息实时传递到计算机工作平台当中,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分类整合和分析工作。能够精准识别到重复的数据信息,判断数据是否需要合并。同时,新时期的调查装备不仅可以收集数据资料,还可以摄录森林空间环境的影像信息,一般林业局会构建专用数据库完成对各种格式的数据信息的集中存储。这种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数据记录错误,使后续的造林管理方案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此外,这种信息采集方式能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工作效率更高,能让外业采集及内业分析工作同步开展。
2.3信息查询
林业现代化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现代化的数据查阅技术,可不断革新传统林业调查、监测模式;掌握信息科技发展动向,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监测、调查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利用3S技术可实现对数据实时收集,实现对数据综合开发利用,为建立安全有序的数据运用平台提供支撑。通过3S技术实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可查阅化,对数据库不断更新,满足数据模块更改、编辑、删减、阅读、发布等操作要求,便于统一整理复杂的森林资源数据,实现对调查设备的及时改进。这个环节的关键任务就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模拟生成林区平面图和立体模型,给调查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2.4远程监控
森林调查工作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通常在关注树木的生长情况时,针对病虫害和火灾问题,都需要进行实时、动态化的监管。并要着重对问题的发生因素展开调查,这项工作在新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应提前配备专用的监控装置、感应装置,这是最基础的森林调查装备。监控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计算机系统当中呈现出林木生长的视频画面,而感应装置主要感应空气温湿度变化情况,对于预估和防范风险有重要作用。
另外,要完善计算机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系统自动升级技术、前端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不断优化3S技术模型。以3S技术模型为中心,充分利用人工计算智能化模式、自编码器等实现人机交互,对森林资源监测、调查设备及技术进行持续升级改造,并通过与可视化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流,实现管理人员对森林资源的远程监控目标,提升森林资源调查的监测功效和林业生产管理效率。
结语: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展开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工作之前,要先了解技术及设备的操作方法,考察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否达标,合理为人才分配任务。有序完成对林业空间环境的信息采集工作,并进行动态化的实时监控管理。应构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信息直观的呈现出来。方便从中分析出目前林业建设工作方案的优缺点,合理调整方案、规避风险,为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峰.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信息化技术方法探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5):233-234.
[2]范琳,罗慧姿.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应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