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与煤矿经营效益有着直接联系,随着煤矿开采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高,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证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成为机电设备管理的重点。传统的设备定期点检维护管理方式经常会导致设备的故障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的设备事故。因此对机电设备管理进行创新研究,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实现设备管理维护模式向预知事故方向转变已经成为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必然趋势。
1智能化矿山的定义及内涵
智能化矿山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矿山开采技术、遥感技术等学科融合形成的高度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矿山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矿山生产的数字化,是运用传感器、计算机系统等设备和技术,使煤矿生产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眼前;第二阶段是实现矿山生产的虚拟化,是将矿山实时的场景以虚拟的动画和图片显示出来,更有助于对生产状况的了解;第三阶段是实现远程遥控开采,该阶段可实现矿山无人化工作,技术人员只需在室内操作计算机系统,便可完成一系列的生产流程。智能化矿山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的感知、学习、决策和执行,在开采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系统分析、计算不同的工艺流程的开采技术参数,并进行分析决策,使开采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开采,达到节能减排、安全高效及绿色开采的目标。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过于陈旧
当前,我国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和相关煤炭开采企业都制定了相对严格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来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些煤炭开采企业体制互相冲突,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机电设备方面,很多企业在采购机电设备时,注重的都是经济性,为了节约成本,忽视了设备的质量,在使用设备进行实际作业时,设备的质量引起的事故,在煤矿这种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往往会得到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2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煤矿开采岗位具有一定的艰苦性的特点,且整个工作环境处于地下半封闭式状态,这就造成专业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存在一个数量上以及质量上的偏差。一般而言,煤矿开采岗位中的一线人员,大多是参与地下现场的开采,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需要执行相关制度规范,便可实现岗位工作,这就造成岗位工作的简单性无法与实际经济收入达成正比,进而导致整个煤矿开采工作岗位的人员质量逐渐下降。当岗位工作人员并不具备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使用方法时,则必然造成机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应用,进而降低煤矿企业的实际开采质量。
2.3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迭代的过程中,智能化是设备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很多煤炭企业现役的设备都处于寿命的中后期,不光是性能已经大不如前,还有可能因为故障而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失。然而,很多煤炭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只有在设备必须淘汰更换才会将其替换,大大制约了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应用和推广。
3智能矿山背景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形式
3.1制定针对性的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的设定,必须保证各个管理部门与企业自身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呈现出的工作效率相对接,保证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范畴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操作机制相对等,然后针对岗位工作属性设定权责统一的制度。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令整个管理团队更为专业化与细致化。例如,在对机电的设备进行采购时,采购部门应对设备参数进行衡量,查证出机械设备是否符合现阶段采矿需求。核验部门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进行二次检测,分析出整个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是否符合或高于矿产资源的开采需求。然后由专门的负责人对设备采购进行文字签署。这样一来,一旦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性能方面的问题,则可通过文件及时找到责任人予以处理,达到净化煤矿企业管理团队的效用。
3.2积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近些年我国煤炭行业的退步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有序进行,企业需要和设备生产厂家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传达自身需求,让设备生产厂家有针对性地提高新设备的功能性,以满足采矿的需求。另外,各煤炭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开展技术交流,并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设备创新竞赛等,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
3.3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所以,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机电管理人员,注重提高机电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可以更高效的管理机电设备的工作情况。还要定期培训机电管理人员,注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的服务于煤矿生产工作。
3.4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煤炭企业生产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安全管理内容之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也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煤炭企业需要从组织内部逐渐培育全员安全管理观念,强化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采购机电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机电设备具备高水平的品质与安全性,并且能够满足公司实际生产需求。而在机电设备常规运作的环节里,应该根据相关规定严格开展检查与维护作业,同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开展大排查活动,寻找整体运行环节哪些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与方案,把机电设备安全风险进一步减小,树立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与管理的良好形象。
3.5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
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需要较长时间处在危险、复杂的环境中。煤矿机电设备作为长期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运行的工具,操作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再加上采矿工作超高的工作强度,如果不能给技术人员提供较高的薪酬,行业的人才流失状况势必会更加严重。所以,企业应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这样不仅能让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还能留住人才,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采矿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系统采集效率,必须深度解析出与技术、管理呈现出对接的相关基准,然后制定一系列的举措,对技术施行形成一种约束,以此来提高实际管理效用。
参考文献
[1]唐国栋,刘夫天,张东利.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3):86-87.
[2]李明轩.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J].能源与环保,2019,41(03):150-153+174.
[3]倪化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矿业,2019,35(09):279-280.
[4]周鸿飞.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4):230-231.
[5]冯伟.煤矿现代化机电技术管理创新研究[J].设备监理,2019(05):57-58.